海外需求旺盛,聚焦今年前7月我国苏氨酸出口量同比增幅近六成
今年7月我国苏氨酸出口量虽环比出现了一定的降幅,但总体来看,同比增幅仍十分“给力”,尤其是累计同比增幅逼紧60%。对平衡我国苏氨酸国内供应形成“功不可没”之用,同时,今年我国饲料中小麦替代量或达到1200万吨之多,从需求面提振苏氨酸市场,故当前我国苏氨酸市场呈温和上涨态势。
——今年7月我国苏氨酸出口量同比增幅仍超两成

——今年7月我国苏氨酸出口“量价齐跌”
7月我国苏氨酸出口除了数量呈现环比下降以外,出口单价亦以下滑为主,如下图所示。

7月我国苏氨酸出口单价为1595美元/吨,环比下跌131美元/吨,同比下跌858美元/吨。在人民币大贬值的趋势之下,出口商单价虽下调,而随着汇率的变化,实际的贸易利润降幅或有限。
——厄尔尼诺次灾年,小麦“双降”促替代量提升
超强厄尔尼诺的典型特征是中东部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引发大气循环发生改变,进而造成全球局部地区旱涝不均,并且达到峰值后的第二年大概率为农产品的“灾年”,异常天气对华北小麦形成生理危害从而导致低产,且已出现芽麦现象。

而2010年起,伴随我国小麦替代玉米饲用技术(如酶制剂)运用的不断成熟和玉米小麦价差出现倒挂,每逢新小麦上市初期(6月-10月)饲料企业对小麦与玉米比较后择机采购,最深刻的是在2011/12年饲用小麦替代量达到历史峰值超过2000万吨。近2年,由于我国玉米去库存压力持续增大,玉米价格市场化改革促使与小麦价差拉大,小麦饲用消费恢复常规由“量替”转为“质替”。根据今年我国新小麦品质降等、霉变麦和芽麦增加等现象,JCI评估2016/2017年我国小麦饲用量约1200万吨。 小麦大量替代玉米,为平衡饲料中氨基酸,势必将使饲料中氨基酸的用量提升,这是目前我国苏氨酸市场消费相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当前受我国饲用小麦替代玉米量达到近4年“峰值”、以及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利好于出口,加之我国前七月苏氨酸出口量同比增幅近六成之多,很大程度上对平衡国内供需基本面起到良好的效果,苏氨酸市场行情以温和趋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