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汇易网!

美国大豆产区市场考察报告之二:美国大豆种植成本、生物技术及智能农业正悄然发生巨变

资料来源:JCI 责任编辑:资深咨询师 monica 发布时间: 2017-9-1 13:53:26 本文点击: 244
  

  一、美国大豆种植成本与机构相关数据

  赴美国大豆产区考察成本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尽管2017年与去年没有太大的提升,但由于它与农场主当下销售策略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备受关注。然而,就在不久前,美国农业部与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公布了2016年度大豆种植成本,其中一些数据却耐人寻味。

  我们知道,美国大豆种植成本主要包括运营成本和间接费用。运营成本包括种子、肥料、农药费、作业费、燃料动力费、修理费、灌溉机械等费用、利息等。间接费用包括雇工费用、家庭劳动机会成本、土地资产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保险费、管理费等成本。尽管近年来美国土地价格局地有所下调,但目前土地成本仍居相当高位(超出三分之一种植成本)。可见,美国农民未来还可以在更低的市场价格下组织大豆生产,即逐步回归运营成本主导的领域中去。同时,美国农场主还得益于现代农业生物发展(未来20年大豆单产仍可翻番,技术成果已储备)、智能农用机械升级(见照片1、2)等高新技术红利所带来的巨大红利。

  照片1:

  


  照片2:

  


  事实上,美国农业部2016年的美豆生产成本数据是311.03美元/英亩或5.97美元/蒲式耳,美国玉米生产成本为493.33美元/英亩或2.83美元/蒲,小麦为241.90美元/英亩和4.60美元/蒲。这意味着相对正常的背景下,2017年CBOT大豆全年价格水平在$7.16-$10.75之间,玉米在$2.83和$4.24美元之间,小麦在$3.68-$6.44之间(以上不包括土地费用的计算)。而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在一份统计资料中显示:每公顷大豆种植成本1167.5美元,其中土地租赁支出为398.94美元,占到总成本的34.17%,仍居高不下。因此,JCI研究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的全球农产品大市场中,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具有其他国家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况且,中国农业转基因等关键技术还在艰难地踟躇不前之中,巴西等国家还在缓慢的发展中“摸着石头过河”错失国际战略机遇期。

  二、美国生物技术及智能农业正悄然发生巨变

  此次考察我们还有幸参加了美国一年一度的“农业进步展览”(Farm Progress Show),通过近一天观看也了解到目前美国农业产业发展最新技术与未来3-5年的发展趋势,让人感到震惊。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美国市场推广大豆单产已经普及到70-80蒲式耳/英亩,玉米220-260蒲式耳/英亩(见照片3、4)。然而,这还不是美国提高单产技术的全部内容,仅以转基因大豆发展来说,早已经开始了第三代的大田试验,一旦成功又将是一项对人类满足动物蛋白需求的重要贡献者。

  照片3:

  


  照片4:

  


  美国智能农业发展方兴未艾:美国农民占人口1.8%,不仅养活了3亿美国人,也是全球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如果离开了高科技将寸步难行。从某个角度看,美国农业已不能称为“农业”了,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高效率的大农业,具有生产手段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技术化学化、生物化特点的产业(见照片5、6、7、8)。除了美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之外,如此高度产业化的农业,与美国整个经济体现代化的进程紧密相连。历史上,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其农业现代化起步于18世纪末,并在历经一个半世纪于20世纪50年代后实现全面现代化。美国的农产品加工业极为发达,据美国研究机构报告,现已成为该国超过汽车、电子产品、军火制造等产业的第一大产业。

  照片5:

  


  照片6:

  


  照片7:

  


  照片8:

  


  综上所述,美国在未来几十年的大农业发展中,极有可能依然是全球主要大宗农产品单产纪录的保持者,且长期领跑后来者。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另一个大豆主产州——南美,在未来世界生物技术、农业智能等方面竞争中将会被远远甩在后面。这一点,作为人口众多、资源溃泛的大国,我们从业者始终应该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关闭窗口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