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汇易网!

如何将“小豆子”做成“大文章”----黑河市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情况调查

资料来源:JCI 责任编辑:资深咨询师 monica 发布时间: 2017-10-24 13:31:10 本文点击: 151
  黑河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而成为中国重要的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和生产基地,常年大豆种植面积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占我省大豆面积的1/3、全国的1/10,有“世界大豆看中国、中国大豆看龙江、龙江大豆看黑河”之美誉。为了解黑龙江省镰刀弯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后,黑河市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情况,黑河调查队走访相关部门、大豆加工销售企业以及种植农户,对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结果显示:近两年来,在全省大力推动优化镰刀弯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作用下,黑河市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加工企业生产水平不断升级,但是限制发展的因素仍然不容忽视。

    一、 黑河市非转基因大豆生产情况

    (一)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递增。近两年来,黑河市大豆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始终保持在65%以上,对稳定全省、全国绿色非转基因大豆生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全市种植面积1338.8万亩、总产31.44亿斤,分别占全省的28%、25%和全国的12.1%、11.9%。2017年初步统计,全市种植大豆面积1360.3 万亩,产量预计约在32亿斤以上。

  


  (二)可选大豆品种逐年增多。黑河域内有省农科院黑河分院、农垦北安农科院和农垦九三农科院三个农科院,临近还有省农科院克山分院,近年来育成适应不同积温带种植的品种有100多个,高油主栽品种有黑河40、黑河42、北豆14、北豆42等,脂肪含量均在21%以上;高蛋白主栽品种有黑河43、黑河45、北丰14、北丰16、垦鉴豆4号等,蛋白含量均在40%以上;其它大豆主栽品有黑河36、黑河38、北豆36,还有东富1号无腥味、中富1号高油酸等专用大豆品种,多样的大豆品种有力支撑了全市大豆生产。

    (三)深加工水平不断升级。黑河市共有农垦九三油脂、黑龙江嫩江翔河油脂有限公司、黑河孙吴恒大非转基因压榨大豆油有限公司等大豆加工企业8家,其中日生产能力在20万斤以上的4家,全部年设计加工能力为30.6亿斤,实际加工量能力8亿斤左右,加工产品有豆油、豆粕、低温脱脂豆粉等,这不仅为大豆深加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黑河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

    (一)自然优势突出。黑河市共有耕地面积2880万亩,暗棕壤、黑土、草甸土占90%以上,土壤自然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在5%-7%之间,境内部分耕地开垦时间较晚,土壤的自然肥力强,化肥使用量非常少,优质农产品原料产出量大,冬季漫长而寒冷,病源物基本无法越冬,病虫害很轻,杀菌剂量极少,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用量是全国平均用量的1/3,是全省平均用量的1/2,大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残留检出率为零。粮食作物重金属含量仅为限量值的1/6-1/14。夏季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脂、蛋白质等干物质积累。独特气候和良好生态环境为生产无污染、生态、安全、健康的大豆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大豆品质卓越。黑河当地培育的大豆品种脂肪含量均在18.4-24%左右,蛋白约含量在35-41.8%左右,蛋白、脂肪总含量在60%上下,科学分析测试的结果显示,黑河大豆蛋白质含量及水溶性蛋白含量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大豆蛋脂总含量适中,是食品加工的黄金比例,正适合国内食品加工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黑河大豆卵磷脂、总异黄酮、总低聚糖含量都高于全国水平。甘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是全国水平的1.35倍和1.32倍。大豆亩产常年稳定在160公斤以上,位居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同纬度地区大豆单产的较高水平。

    (三)育种栽培技术日益成熟。黑河市大豆生产所需的整地、起垄、播种、中耕、喷药、收获机械配套齐全,田间机械化水平达到99%以上。域内大豆种植面积至少将发展到2000万亩左右,以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将逐步实现连片种植、规模化经营,便于组织专业化、专品种生产,有年可生产均质大豆50-60亿斤的潜能,可大批量供应优质大豆。同时引进、改良形成了适应黑河市各生态类型区域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模式,主要有小垄密植、大垄密植、垄三栽培等配套增产技术模式。据统计,2016年应用大豆栽培新技术共增产大豆1亿斤,农民增收1.9亿元以上。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良好。截至2017年上半年,黑河市共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799个,比上年增长33.7%。规模种植土地面积为720万亩,比上年增长13.4%。全市现有家庭农场、专业大户6772个,比上年增长35.4%,规模经营土地面积387.8万亩,比上年增长35.4%。其中家庭农场1269个,占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的14.3%,规模经营土地面积116.0万亩,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土地面积的16.1%;专业大户5503个,占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的62.5%;规模经营土地面积271.8万亩,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土地面积的37.8%;户均大中型农机1.7台套,比散户经营高15-25%;户均纯收入20余万元,粮食商品率达到95%以上。经营模式以租赁、承包为主,实行连片种植,规模经营,企业化的管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有力推动了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

    三、黑河市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进口大豆冲击严重,种植户受益不高。2016年在国产大豆种植面积恢复、大豆产量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大豆进口量仍不减反增。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67.82亿斤,同比增加44.4亿斤,增幅为2.7%,再创历史最高纪录。2017年1-3季度,仅黑河口岸就进口境外园区返销大豆243批、重量1.14亿斤,货值1755.94万美元,同比上升120.91%、69.70%、53.62%,进口大豆磷脂29批次共160万斤、货物总值66.0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1.3%、100%、95.1%。进口大豆受汇率的影响价格较低,冲击着黑河地区大豆价格,导致当季度黑河地区种植户大豆出售价格偏低,种植户收益减少。据黑河队调查显示,今年10月初,黑河市大豆价格在3570元/吨左右,而同期进口大豆的价格3000元/吨左右,这种价格的差距使得许多加工企业更愿意使用进口大豆。另外,受大豆销售价格较低的影响,很多农民更偏向于种植玉米,按玉米单产10000千克/公顷、价格1.2元/千克,大豆单产2500千克/公顷、价格3.5元/千克计算,种植玉米要比种植大豆每公顷多收入2000元左右。

    (二)收购、储存成本高,深加工水平落后。企业要实现连续生产,必须要一次性储备一个榨期的大豆,如翔河油脂公司能年加工国产大豆6亿斤,仅原料收购每年就需要6个多亿元的资金。在本地区收购大豆需面对农民一家一户,一吨大豆原料从收购到运抵工厂需包装、运输、储存等费用75元;而在沿海收购进口大豆每吨到达车间的费用不足25元,本地区收购要比沿海收购进口大豆成本高出2倍。大部分大豆加工企业不仅规模过小,生产能力低下,而且原料提供基地、生产加工基地之间结合不紧密,综合加工能力弱,还未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系列化产品生产能力。生产设备陈旧,深加工能力不足,传统豆制品仅限素质品的生产,油脂产品仅为色拉油生产,新型加工制品也只停留在蛋白质的加工阶段,产品的质量不高,销路狭窄,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多数企业表示希望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但是购买设备价格昂贵,例如大豆清选机(包括包选机,清粮机、串塔)一套需要600多万元,大豆笨榨设备一套需要500多万元,一般企业无力负担。

    (三)生产方式落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带动性不明显。黑河非转基因大豆虽然面积和产量非常大,但大多以农民家庭生产经营方式为主,销售渠道主要依靠粮贩子收购,目前以销定产的订单种植面积仅为300万亩,只占全市大豆种植面积的23.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取得一定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组织层次较低、资金缺乏、运行管理松散、技术支持缺位和人才缺乏等限制因素,对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带动性不明显。

    (四)畜牧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对大豆产业的拉动不强。截至2017年上半年,黑河市生猪存栏57.7万头,牛存栏37.9万头、8.7万头,山绵羊存栏95.7万只,与省内畜牧业发达的县市相比差距很大,消耗大豆、豆皮、榨油剩余的豆饼、豆粕等副产品能力有限,加工出的配方饲料营养成份也不适合养殖户的需要,许多养殖户宁可舍近求远,从河北唐山、吉林长春等地购进豆粕饲料,增加了大量的运输成本。

     四、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黑河市非转基因大豆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一)增加科技含量,实现大豆的产业化经营。应根据市场需求,以大豆为核心建立科学轮作体系,制定功能性大豆品种推广目录,分品种收获、储存,实现专品种生产。推进优质食用大豆生产基地核心区、紧密区建设,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话语权。推进大豆院士工作站建设,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国家大豆工程技术中心、全俄大豆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适宜黑河市种植的食用功能性大豆品种,加快高蛋白、无腥味、高油酸专用品种和抗过敏、降血糖等特色功能性品种培育、推广。引导合作社自建或与现有种业企业合作,建设现代育、繁、供一体化种子繁供体系。健全执行轮作制、轮耕制、施药制度和标准化作业制度,全面推广小垄密植、大垄密植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普及数控精量播种和智能精量施肥技术,提高标准化栽培率和大豆优质品率。扩大秸秆还田面积,大力推广生物肥、缓释肥等高效新型肥料的使用,精准规范施药,增强大豆源头质量的可追溯机制,保证绿色化生产。与省内外农业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筑巢引凤”,花大力气引进优秀人才,同时为人才引进做好如随迁人员的安置、教育、医疗服务等配套服务和政策倾斜,做到待遇招人、事业留人、情谊感人。还要加快本地人才孵化,搭建人才孵化基地,变“输血”为“造血”,为黑河市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延长大豆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食品行业是永不衰退的朝阳产业”,应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建设大型大豆精深加工企业;积极探索和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相互融合、参股、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各方共享全产业


关闭窗口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