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汇易网!

专家视角:当厄尔尼诺遇上气溶胶排放,今年我国华北干旱要来了?

资料来源:JCI 责任编辑:资深咨询师 tommy 发布时间: 2018-5-15 7:48:18 本文点击: 269
  

  【厄尔尼诺】的特征是ONI指数为正数,且大于或等于0.5℃,若ONI指数连续5个月满足以上条件,可判定厄尔尼诺现象进入成熟阶段。历史数据显示,在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主产国的大豆产量增长的概率更大。

  美国、日本包括我国气象机构已经发布预测,今年春季结束前后此次拉尼娜事件将“翻篇”(概率为九成以上),随后夏季期间全球气候转入过渡性的中性模式,直至秋冬季“回归”厄尔尼诺,这些观点也再次得到中国气象专家的认可。

  过去几十年,我国华北夏季极端干旱频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极端干旱频率增加是否有贡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气候杂志》。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华北地区干旱可以维持春夏两季近半年时间?国际科学界建议用大尺度环流来表征极端气候事件,对其进行归因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近60年华北地区极端干旱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导致黄河、海河等流域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NPO可以通过“季节脚印机制”,触发夏季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的建立,削弱西北太平洋副高,导致华北地区夏季干旱。在北半球夏季,对应东亚夏季风偏弱,导致输送到华北地区的水汽不足。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估结果显示,全球变暖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华北地区干旱趋势。研究以华北地区3月到8月平均降水为指标,选取1960年到2014年降水量最少的8年,将其定义为华北春夏连旱事件。

  对此,中国气象专家解释说,对华北春夏连旱事件的研究发现,华北干旱年份均伴随中国东南沿海的北风异常。经研究发现,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排放增加,其产生的辐射强迫作用对过去几十年增加的华北夏季极端干旱频率亦有贡献。原因在于其减少了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了夏季海陆热力对比,使东亚夏季风减弱,增加了极端弱东亚夏季风年的出现频率,导致华北夏季极端干旱频率增加。研究发现,8个华北春夏连旱年份中,有7个发生在拉尼娜向厄尔尼诺转换年份,且伴随前春北太平洋涛动(NPO,即北太平洋上阿留申低压与夏威夷高压同时增强或减弱的南北向跷跷板式现象)。

  “所谓‘季节脚印机制’,指的是在冬春季节,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海洋表面温度变化,可理解为大气将其‘脚印’留在海洋里,到了夏季,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反过来影响大气环流。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开展了相关研究,解释了上述问题。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研究快报》。一方面,NPO有利于西北太平洋气旋性异常和华北地区的下沉运动,导致华北春季干旱;根据观测资料和气候模式长时间控制试验结果,研究确定了影响华北春夏连旱事件对应的大尺度环流因子,发现华北春夏连旱多出现在拉尼娜向厄尔尼诺转换年份的春夏。当前参与季节预测和国际模式比较计划的气候模式可以很好地模拟出大尺度环流特征。

  基于此,研究以中国沿海经向风分量(即南北风分量)为大尺度环流指标,对过去50年华北夏季极端干旱进行归因分析,发现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排放增加可显著增加华北夏季极端干旱的出现频率。”华北干旱多发生在春夏季节,常在春季建立并在夏季得以维持,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征。夏季中国沿海南风的强弱和华北降水之间的关系在华北夏季极端干旱事件中更为明显。

  (参)


关闭窗口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