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我国遭遇前所未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内饲料、粮油企业外购原料的节奏受到不可抗力疫情的严重影响。本周二(4月14日),中国海关总署权威发布:2020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统计数据。其中,今年1-3月期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汇易网观察到,与一年之前中美贸易摩顶峰时期的豆类基本面不同,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大豆数量整体回升,尤其是来自美国出口市场的货源比重明显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本土新冠防疫形势的转好,以及汇率因素等题材的共同影响,各地榨油厂陆续复工复产,豆粕供应面相对于豆油趋于宽松,有望令之前持续“失重”且跌至低位水平的“油粕比”出现回升(修正),应保持关注。
Part1:期货盘面“内外交困”,四月开局全球豆类衍生品震荡走低
汇易资讯综合消息:中国海关总署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3月份中国进口大豆数量为427.8万吨,同比去年491万吨下滑63.2万吨,或降幅12.87%;至此,今年1-3月份进口总量为1,779.2万吨,同比去年1,674.6万吨增加104.6万吨,或增幅6.24%。根据海关统计,其中自美国进口大豆781.4万吨,同比增幅高达2.1倍!JCI观察到,“3.9崩盘”以来,国际原油期货跌去七成,国际海运费用成本同比明显下降,加之雷亚尔汇率大幅贬值带来的贸易红利,促使中国厂商对进口巴西大豆“情有独钟”,当然美国西海岸输华大豆的升贴水也逼近甚至优于巴西,令业内预计今年5-6月我国或将迎来进口大豆天量压港的局面。
正如近期油脂类栏目独家视角文章——《基金持仓“大挪移”,近期亚洲植物油跟盘陷震荡(2020年第15周)》所简析的,单从消费端而言,尽管来自中国买家的谷物、油料采购需求同比回暖,但是美国全境正在遭受前所未见的新冠疫情危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合约本月以来震荡回调,其中美豆主力2006合约屡次下探856美分/蒲式耳关键支撑位,一旦突破大盘可能回归年内最低点——821美分,若大盘坚守该支撑位则有望重新上探876美分一线。简言之,新冠疫情叠加金融海啸,已经加剧农产品价格波动。
Part2:比价指数“否极泰来”,中长期我国豆类下游行情或分化
JCI数据中心的跟踪讯息显示,近一年来,国产豆油与豆粕现货比价(“油粕比”)已经降至1.8以下,最低在1.7附近,这至少是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详情登陆data.chinajci.com)。汇易网注意到,将油粕比“时间轴”拉长也可以发现,无论是基于价差套利抑或是价差投机,目前该指数已经跌入“降无可降”的严重超卖区间,大概率而言原油若超跌反弹很可能再次助攻“油粕比”的反弹修正。此外,美国交易商也在寻求“买油卖粕”的套利交易机会,来规避本国肉类加工企业因防疫而被迫停产的豆粕价格回落风险,我国粮油厂商应动态关注。
综上所述,如前文所述,今年春节前后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餐饮行业完全失去“节日红利”,营业总额较正常年份下降八成,作为散装油市场的主力品种——棕榈油现货价格每吨更是惨跌近两千元,豆油、菜油价格跌幅均超过每吨千元,造成“油粕比”指数走势的“失速”跳水。显然,通过持续关注“油粕比”,我国粮油厂商可以运用期现结合的手段“锁利”,中间厂商也可以抓住市场赋予的无风险套利机会,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在建立套利组合之前应当明确是否为“价差投机”,毕竟全球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影响可谓是史无前例的,没有太多的历史经验可以参考,风险防范仍是业内稳健经营的策略。
【JCI数据中心-标签库】:
坚决防止套利(Straddle)交易的误区——价差投机!
做套利,除了期现套利、跨期套利、基于产业利润逻辑的跨品种套利可能存在强制收敛机制外,其他的一些套利其实并不具备很强的收敛机制,我们基于某种理论去进行的套利,更多的是价差投机。例如,三大油脂之间的替代套利,从理论逻辑上来说,问题不大,但是现货是现货,期货是期货,现货有多少拿着去替代了,很多时候期货盘面的价差往往会超预期。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