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37周(9月6日-12日)期间,我国植物油市场总体呈现震荡显强的跟盘特征,主要因为外盘突破扬升带动国内植物油期货行情跟涨,但就周度表现而言油脂品种明显滞后于粕类品种。究其主要原因,今年以来中国需求成为全球农产品乃至能源类商品贸易领域的“亮点”,进口大豆包括进口植物油(“两增一减”)贸易呈现创纪录到港的良好态势或同比恢复性增长的回暖趋势,使得节前我国植物油供需面总体较为平衡,即无缺口亦无倒挂。汇易网资讯认为,“技术牛市”成为此轮我国植物油市场“华丽转身”背后的重要原因,天气、汇率与地缘等因素的共振提供“续航”升力,印证了JCI之前的震荡牛波段行情预判。
Part1:基金重仓“押宝”美豆类,我国植物油市场高处仍胜寒
每年的8、9月份,由于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作物进入关键生长期,任何影响种植带单产潜力的极端天气事件都将成为多、空阵营角力的发力点。今年亦不例外,CBOT大豆及其制成品期货市场此轮牛市行情始于今年8月上旬,其中,之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侵袭美国中西部地区,我国东北地区近一个月来更是遭遇秋台风“三连击”,天气因素成功搅动国际、国内大豆类农产品期货价格。同时,近期美国中西部地区持续干燥高温天气再次引发加州大火,叠加中国买家积极采购美国大豆,共同催生美豆再创近27个月高点——987.5美分/蒲。
截至本周,美国基金在CBOT豆类期货期权上持有巨量净空单,其中在豆油品种上更是连续七周做多;本周盘中,尽管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一度暴跌8%,全球交易商担忧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影响仍在延续,但是美盘豆油期货合约坚守在33美分/磅以上,对我国植物油市场形成强支撑。同时,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发布的月度供需报告多空参半,截至今年8月底大马棕油库存近四个月来首次增长,但是明显低于业内预期的幅度,令马盘BMD毛棕油期货失守2750令吉/吨的支撑位,短期若无利多消息提振大盘或进一步下探2700点。
Part2:节前备货“降温”引震荡,近期食用油价格走势趋分化
按照正常备货周期而言,今年9月1日之前开学季国内食用油成交总体明显回升,目前从本周成交情况而言总体走货进度有所放缓,节前备货高峰进入尾声限制国内植物油价格跟盘走高的节奏。与此同时,近期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进口大豆总量高达6,473.92万吨,同比增幅14.8%,榨油企业进口原料采购持续强劲,国内油脂商业库存水平较前一周整体有所回升,使得本周我国植物油期、现货价格涨势明显滞后于粕类。
截至本周五(9月11日),大商所(DCE)豆油主力2011期货合约收于6832元/吨,单周涨幅为1.33%,连续五周单边上行;同时,连盘棕油主力期约周五收于5876元/吨,录得0.27%的周度升幅,周K线“三连阳”;此外,郑盘菜油期货走势明显偏弱,OI2101主力期约周五外盘收于8653元/吨,周度跌幅为-0.24%,成为本周国内植物油期货市场唯一下跌的品种。汇易网综合资讯认为,据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BCR)称,2021年阿根廷大豆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因为大豆种植户将扩大播种面积。下个月阿根廷大豆播种工作将会开始,不过天气干旱仍然令人担忧。本周三(9月9日),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市场跌至36.16美元/桶,创下近三个月来的低点,原油跳水“邂逅”美股闪崩,多数交易员风险偏好情绪再度积聚,对于我国厂商而言节前备货仍应注意敞口风控,“防患于未然”。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