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份以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跌宕再次加剧,疲弱不堪的投资情绪继续蔓延,主要因为交易商担忧欧美包括亚洲等地区新冠疫情的“抬头”可能造成二次冲击,同时全球经济前景总体依旧黯淡(除中国以外),相应加剧美元汇率与风险资产走势的短期分化。众所周知,黄金是天然货币,纸币是人造货币。其中,后者(美元)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结算货币单位,大宗商品与美元汇率的中长期走势存在“负相关性”,因此美元的购买力强弱也会直接影响大宗商品的名义价格。美元指数越高意味着美元的购买力越强,相对就会压低大宗商品价格;反之,美元指数走低就会推高大宗商品价格。汇易网资讯认为,短期美元与“风资”走势的分化,表明市场对于汇率、原油包括黄金的看法存在分歧,同样也意味着大宗油料、油脂包括蛋白原料价格行情面临技术牛市中的波动难免,我国厂商入市仍宜风控为先。
Part1:疫情“次生灾害”引关注,近期全球汇市与“险资”表现同步
近一周来,美元兑主要货币的汇率指数(USDI)累计反弹逾90点,约合0.75%的反弹幅度,该指数最低失守93,近期最低点触及91.737(9月1日),最高点上探94.745(9月25日)。究其主要原因,当地时间2020年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将出炉,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主张存在不确定性,对内“升级版”(1.8万亿美元规模)刺激经济计划谈论搁浅,引发美元指数超跌反弹;同时,欧洲经济因为新冠疫情的“抬头”,英国脱欧“倒计时”的共振效应,美元相对欧元继续成为“热钱”的避风港,而人民币升值步伐相应放缓。
与此同时,回顾历史,1971年美元和黄金的首次“脱钩”,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元与黄金的相关程度并未受到削弱,目前美元依旧是国际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有鉴于此,美元汇率除了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之外,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原油、黄金为代表的风险资产“家族”。近一周来,国际原油市场表现依旧动荡,尽管OPEC+成员国保持减产,但利比亚产油量不降反升,叠加新冠疫情造成的担忧情绪,使得国际原油价格近来涨势明显受限,而黄金及其衍生品仍旧成为“热钱”追捧或资产配置的生力军品种之一。
Part2:美豆“伏地挺身”震荡牛,我国粮油厂商风控策略仍须“储备”
如前文所述,进入10月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震荡扬升,不过美元、黄金与原油的“跷跷板”有所削弱引发业内关注与审视。毕竟,“COVID-19肺炎病毒”在欧美、亚洲部分地区(国家)再次趋重发生,尽管各国积极研发相关疫苗,但是距其大规模安全应用尚有一段“时间窗口”,这也使得黄金、原油市场延续“震荡牛”,毕竟美联储“不限流量”的宽松货币政策并未“刹车”……简言之,美元指数震荡寻底的过程中,风险资产的市场青睐度保持一定热度,而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也将延续周期性向上的跟涨基调。不过,汇易网之前分析和预判过的,美豆涨至近两年多来的高点,我国三大植物油期货价格也升破年内高点,极易引发严重超卖区间的调整走势。截止至本周一(10月19日),大商所(DCE)豆油主力2101期货合约报收6846元/吨,近一周累计跌幅超过200元/吨;同时,连盘棕榈油主连指数近期跌幅相近,目前P2101主力期约报收5846元/吨;郑油主力合约失守9000点关口!
综上所述,汇易网注意到,来自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持仓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二(10月13日)的一周,投机基金在大豆期货和期权市场上减持净多单,结束了此前连续八周增持的趋势。截至2020年10月13日,投机基金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以及期权部位持有净多单226,444手,比一周前减少11,950手。同时,投机基金在CBOT豆油期市上增持净多单,为近三周来首次增持净多单;不过,投机基金在CBOT豆粕期市上的净多单持仓基本不变。简言之,近期美元指数超跌反弹,新冠疫情(二次发生)、天气题材(巴西降雨)和地缘局势(贸易格局)依然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汇率因素对商品市场尤其是风险资产价格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国际能源市场似乎酝酿着行情。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