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35年来第4次连续拉尼娜,对阿根廷影响几何?
从目前天气形势来看,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预计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发生拉尼娜现象的几率为70%。从当前7家天气机构预测来看,此轮再度回归的拉尼娜持续时间或在3-4个月,强度-0.8℃附近,强度偏弱,周期偏短。对比去年底的拉尼娜事件,2020.8-2021.5,持续10个月,强度达到-1.3℃的中等强度拉尼娜。
从历史产量数据来看,过去35年中,连续两年发生拉尼娜的情况一共出现过三次,分别是2008/09年度、2011/12年度和2017/18年度,今年可能是第四次。在过去连续两年出现拉尼娜的年份,阿根廷大豆和玉米单产都很差。根据美农供需平衡表数据显示,2008/09年度阿根廷大豆和玉米产量同比分别减少1400万吨和 650万吨,2011/12年度阿根廷大豆和玉米产量同比分别减少约900万吨和420万吨,2017/18年度阿根廷大豆和玉米产量分别比正常减少约1700万吨到900万吨。可见卷土重来的拉尼娜,尽管强度不强,对阿根廷大豆的影响依旧在千万吨级别,这对供应预期边际改善而言不是好消息。
从对不同国家影响角度来看,从发生时间来讲,拉尼娜通常发生在三季度,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强的拉尼娜对美豆影响较大,通常会造成美豆减产,2007/08年度和2010.6-2012.3月的两次强拉尼娜事件,美豆减产幅度也在700-1400万吨;对巴西而言,拉尼娜的影响变得比较复杂,但总体来看,增产概率较大,当然这也与巴西连年的面积增长有关;对阿根廷的影响相对较为确定,减产幅度在200万吨到1700万吨之间不等。从当前预测来看,四季度即将卷土重来的拉尼娜强度和周期与2008/09年度较为相似。
拉尼娜现象连续两年出现可能对全球玉米和大豆市场造成显著影响。市场需要南美大豆丰产,因此阿根廷大豆歉收可能引发价格上涨。从当前拉尼娜预测进展来看,与2008/09年度较为相似,当然,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不过在全球急需南美丰产来重建库存的档口,天气形势无疑会变得异常敏感。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