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需求转移,此轮拉尼娜给美豆的想象空间有几层?
IOD指标综述,热带西印度洋和东印度洋海面温度之间差异的持续变化被称为印度洋偶极子或IOD。IOD是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地区气候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可以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IOD分为三个阶段:中性、积极和消极。事件通常在5月或6月左右开始,在8月和10月之间达到顶峰,然后在春季末季风到达南半球时迅速减弱。IOD指数正值时,表明印度洋东部海域水温偏低,东南亚降雨偏少,澳大利亚降水偏多;IOD指数负值时,东南亚降水增多,澳大利亚局部降水减少。
从IOD指标角度来看,从当前5家天气机构最新预测来看,2月份IOD指数预测中,一家预测为负值-0.2℃左右,四家预测为正值-0.1~0.1℃区间;至3月份时,五家机构预测全部正值,但均值未达到阈值+0.4℃。总体来看,温度虽有反复,但2月份至6月份均维持在中性模式(-0.4℃~+0.4℃),这也意味着今年一至二季度IOD中性概率大。
从NINO3.4海域温度指标角度来看,从当前7家天气机构对NINO3.4海域水温预测来看,2家认为达到或接近-1.2℃,5家认为超过-0.8℃;1家认为3月份超过-1.2℃,2家认为达到-0.8℃;4月份水温继续回暖;5月份水温,1家认为超过-0.8℃;对于6月份水温,仅NOAA一家认为超过-0.8℃,其余6家全部集中在-0.2~+0.2℃区间。按照当前预估,此轮拉尼娜自2021年9月份开始,至2022年6月份,持续时间或在9-10个月,强度-1.2℃附近。对比2020年底的拉尼娜事件,2020.8-2021.5,持续10个月,强度达到-1.3℃的中等强度拉尼娜。
南美产量降低延长美豆出口窗口期:有机构预计,2021/22年度(10月至次年9月)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的大豆产量合计达到约1.863亿吨,比上年减少740万吨,创下四年来的最低点。由于南美主要大豆生产国的产量预期降低,可能会从6月起推动美国大豆出口业务增长。美国农户将会从中受益,因为从6月或7月份起,进口国将会越来越多转向美国大豆,今年美国大豆出口增幅最大的时期可能出现在2022年9月到12月。并预计未来几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就可能开始反弹,船期是在本年度后半段以及下个年度。
从全球大豆最低库销比角度展望:按照美农报告,2020/21年度全球大豆产量3.66亿吨,2021/22年度大豆产量3.725亿吨,同比增幅630万吨左右。按照全球大豆库存最低库销比16%计算,库存下降800万吨即可达到。如果按照上述机构预计南美大豆产量下降740万吨计算,那么南美降量已经用完美豆降量份额,留给美豆的可操作空间将会非常有限。
从当前各大气象机构预估,NINO3.4海域水温负值将会持续至6月份左右,也就意味此轮拉尼娜现象持续至5-6月份,随即开启美豆种植期天气炒作窗口期。近期南美大豆产量同比大幅下调,新年度全球大豆库销比重回偏低区间,这留给美豆的可操作空间将非常有限,且市场预期南美减量的份额将转移至美豆需求上,美豆走势强劲。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