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关于美农3月种植意向面积,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
3月美农意向报告重点:美国农业部预计2022/23年度美豆种植面积将超过玉米,达到9095.5万英亩,较去年增加4%,也超过了2017年创下的9020万英亩的历史纪录。
首先创纪录的播种面积,是基于经济模型和历史假设——它们不使用国家农业统计局为作物生产报告生成的农民调查统计数据。这个记录再继续增加的概率就偏小,可以说预期打的比较满。我们基于此面积数据“天花板”假设做一下推演。
天气变化对美豆产量的影响:由于此轮拉尼娜事件的特殊性,2020.8-2021.5一次,2021.8-2022.5再次归来,暂定5月份开始减弱,何时结束仍没有明确定论,因后期各大机构预测有分歧,且NOAA预计到5月份强度依旧维持在-1.2℃的偏低水平。连续两次拉尼娜事件且温度距平持续偏低,或对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不太友好,局部地区旱情可能会比较严重。目前来看,连续两次拉尼娜事件中核心海域水温距平及强度类似2012年,2012年美豆单产40蒲/英亩,同比下降-4.5%。
单产变化对美豆产量的影响:若生长季天气配合,基于9095.5万英亩的播种面积以及9000万英亩的收获面积,单产分别提高至52与54蒲,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亿蒲式耳(544万吨)与2.45亿蒲(667万吨),在略调高压榨和出口的基础上,库存量分别增长至4.45亿蒲或1211万吨与6.25亿蒲或1700万吨。
若生长季局部地区旱情严重,基于9095.5万英亩的播种面积以及9000万英亩的收获面积,单产分别下降至51、50与49蒲式耳,产量分别同比变化+1.55亿蒲(422万吨)、+6500万蒲(176万吨)以及-2500万蒲(-68万吨),在略调高压榨和出口的基础上,库存量分别为3.55亿蒲或966万吨、2.65亿蒲或721万吨以及1.75亿蒲或476万吨。
可见,在播种面积天花板的基差上,单产同比增长4.8%至54蒲时,产量增加667万吨,美豆的库销比将回升至相对安全水平;若单产下降4.8%至49蒲式耳时,库存将再次降至476万吨,若按照月均500万吨的压榨量,不足一个月的库存水平。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南美大豆产量同比产损空间在3000-3500万吨左右,美豆的小幅补充并不能完全弥补南美大豆的产损,全球大豆的库销比依旧在偏低水平。
此轮美豆与国内豆粕下跌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来看,3月份南美大豆产量相对明朗,南美大豆减产已被充分交易,时间节奏与空间幅度均处于拐点周期。报告的出台顺理成章的将拐点兑现。
从后期节奏来看,美豆下跌+国内到港预期增加+国内政策调控的拍卖,4-5月份或为惯性弱势周期,不过仍要参考市场是否充分交易了面积增长带来的跌幅空间以及美豆春播进展。尤其需要注意的时间节点是6月1日,美农报将发布一年中最重要的报告,因为它提供了对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的最终种植面积的第一份真实估计。
价格是否被充分交易要和时间周期节奏相吻合,待充分交易利空因素后,市场将重回全球大豆库销比偏低的基调,触发因素就是重磅月度报告,以及带来的库存边际变化预期。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