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本周以来,美豆市场主要因为美国大豆需求疲软,以及主产区天气整体良好等,进而令其主力11月期约盘中一度跌至四年来最低水平,这也间接影响我国包括豆粕、棉粕等在内的相关蛋白粕市场行情走势。与此同时,受季节性消费淡季影响,国内棉粕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加之国内棉籽价格回落导致成本支撑减弱等,也间接使得近期国内棉粕价格总体偏弱调整。然而,在目前国内相关蛋白粕供应宽松格局背景下,后市我国棉粕行情或难现“逆转”之势。JCI将做如下具体分析:
1. 美豆期价跌至四年来最低,本周国内棉粕价格总体偏弱调整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发布持仓报告显示,投机基金连续第五周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以及制成品)期市大举抛售。截至2024年7月2日,投机基金在美豆上持有净空单14.0926万手,周度增加1.1263万手,较5月下旬累计净卖出12.67万手,在美豆上的看空押注回到4月底以来的最高值。而造成市场下行压力的主要原因,在于美豆需求疲软、压榨利润偏低以及全球市场供应过剩的担忧。截至本周三(7月10日), 美豆主力11月期约录得连续第三个交易日走低且盘中一度跌至四年来最低水平,因为美国大豆需求疲软以及美国大豆产区天气整体良好等。在此背景下,国内豆粕市场跟盘下跌,也进一步使得本周我国棉粕价格总体呈现偏弱调整轨迹。截至本周四(7月11日),北疆部分地区46%棉粕的参考价格在3030-3080元/吨,较前一周五(7月5日)报价下跌30-50元/吨;同时,山东部分地区46%棉粕的参考价格在3370-3400元/吨,较前一周五(7月5日)报价下跌50元/吨。
2. 国内相关蛋白粕供应宽松格局不改,后市棉粕行情或仍存隐忧
现货市场方面,受季节性消费淡季影响,现阶段国内棉粕需求整体不及预期,终端维持随采随用。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棉粕较豆粕性价比优势不显,也是其需求欠佳的因素之一;同时,近期国内棉籽价格有所回落导致成本端支撑减弱,也进一步对我国棉粕价格形成压力。不过,国内棉油厂持续亏损导致开机率偏低、棉粕产出有限,也间接限制国内棉粕价格下行空间。然而,从整体来看,现阶段国内相关蛋白粕供应宽松格局不改,到港量方面,市场预计7月份进口大豆到货预估在1150-1200万吨,而由于巴西大豆装运速度加快,因而8月份到港量预估上调至1100万吨,9月份到货预估则下调至700-750万吨。8月份供应压力较此前预估仍有所增加。同时, 今年7-9月,市场预计进口油菜籽到货量大概在28船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第三季度油菜籽到港量将超过比肩历史新高的160多万吨。显然,伴随国内油厂开机率回升,国内豆粕、菜粕等相关蛋白粕供应宽松格局不改,也将间接影响我国棉粕市场行情表现。因此,后市我国棉粕行情或仍存隐忧。
综上所述,近期美豆期价盘中跌至四年来最低水平、国内豆粕市场大幅走弱,进而利空我国棉粕市场行情走势;同时,受季节性消费淡季影响,现阶段国内棉粕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加之国内棉籽价格回落导致成本支撑减弱等,均进一步使得近期国内棉粕价格总体偏弱调整。而未来一段时间,包括豆粕、菜粕等在内的国内相关蛋白粕供应宽松格局不改,也将间接施压我国棉粕市场行情走势。因此,后市国内棉粕行情或难现“逆转”之势。当然市场仍应持续关注国内外棉花主产区天气形势以及相关蛋白粕间价差变化等情况。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