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新季玉米上市,中国谷物进口逐步“销声匿迹”,粮商鲜有新的船期报价,预计前期采购的进口谷物多在11月底执行。从船期来看,11月可能是中国前期进口谷物执行的最后一个小高峰。其中,主要饲用的巴西玉米和美国高粱到货量均将超过20万吨。不过,相较于此前峰值以及当前每周中国进口玉米拍卖超过40万吨的规模可谓“大巫见小巫”。以下JCI将结合相关数据简要概述。
一、 南美谷物:零星南美谷物仍在计划装运来华
截至本周,2024年下半年巴西已累计装运约70万吨(11船)玉米来华,且近一周没有新增装运,10月一船继续等待装运来华。从到货预估情况来看,9-11月月均到货量均在20万吨,参见下图。
同样可以饲用的阿根廷大麦,10月仍仅有一船新作计划抵达中国,上一船阿根廷大麦来华是7月。相对而言,主要用于酿酒的阿根廷高粱10月到货量更多,且港口分布更分散,参见下图。此外,船期数据来看,还有两船阿根廷高粱等待装运来华。
二、美国谷物:没有任何进展的玉米采购和装运回暖的高粱
截至10月17日,中国仍没有任何采购美国玉米的迹象,但虽然美国农业部报出逾一年以来最大的单日玉米出口销售继而提振了CBOT玉米期价。
至于美国高粱,9-11月美国高粱来华规模有望增加到每月20万吨以上。统计数据来看,近月美国高粱来华运输周期通常在60天左右,目前中国已购未装运高粱规模尚有30万吨左右(截至10月10日统计),参见下图。
另悉,由于近期美国高粱来华规模有所增加,且适逢国产玉米批量收获上市,南方港口美高粱价格已经降至2300元/吨以下,而短期国内没有进一步采购的意向。
显然,今年四季度将是一个国产玉米饲用比例上升,进口谷物使用比例下降的过程。据JCI估算,四季度中国玉米月进口量将下降至10万吨量级,高粱在20万吨量级,大麦来源国较多,规模可能相对更多,但对国内玉米市场不利冲击已明显弱化,期待四季度国内玉米行情得以触底反弹。而鉴于进口谷物的减少以及当前正在拍卖的进口玉米品质较差,国产优质玉米采购需重视。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