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中国进口大豆1226.3852万吨,仍创历史同期新高,主要受巴西大豆丰产及4月滞港货物延迟清关影响;6月进口量为1391.841万吨,环比减少11.89%,较去年6月同比增加10.36%。2025年1~6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 4937.1976万吨;同比增加1.84%。其中巴西大豆占比64.54%,但同比降低7.5%;美豆占比32.71%,同比增长33%;同期累计进口阿根廷大豆量锐减47.5%至11.16万吨,6月更出现零进口。贸易商和分析师表示,中国大豆到货量在第三季度可能会保持高位,而第四季度的进口量将取决于美中贸易谈判的结果,这也将决定四季度巴西大豆贴水的压力何时到来,毕竟对于销售窗口将有可能会与美豆形成重叠的巴西大豆而言,供应链的转移可能也是阻力重重。
#2025年1-6月大豆进口量分析
【美国大豆】
具体来看,2025年1-6月份美豆进口总量1615.3万吨,较2024年同期进口总量1215.85万吨增加399.45万吨,或同比增幅32.85%;其中6月份进口量157.94万吨,环比5月份162.73万吨减少4.81万吨,或环比降幅2.95%,同比去年6月130.92万吨则呢家27万吨,或同比增长20.62%。美豆1-6月进口量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比重为32.72%,2024年同期占比则为25.08%。
第一张图中的黑色虚线,表现的是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开始之后,对于当年美豆进口量的影响;2019年的美豆对华出口延续了2018年7月中美贸易冲突后的影响,2020年对华出口节奏整体偏低则是由于当年把巴西大豆收货步伐迅速加上出口贴水价格优势,因而挤占了美豆对华出口份额。今年来看,2025年前6个月的美豆平均月度进口量为323.06万吨,而在上一轮中美贸易冲突之前的年份里,同期的平均月度进口量基本上在366-430万吨之间(2014-2018年之间)。
【巴西大豆】
2025年1-6月期间,我国自巴西进口3186.61万吨大豆,较2024年同期进口总量3443.58万吨减少256.97万吨,或环比降幅7.46%;其中6月份进口量1061.59万吨,环比5月份1211.02万吨减少149.446万吨,或环比降幅12.34%,同比去年6月972.08万吨增加89.50万吨,或同比增长9.21%。巴西大豆1-6进口量占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为64.54%,2024年同期占比则达到71.02%。
根据巴西船代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年初以来截至7月21日,巴西大豆对华发船总量为5869.90万吨,去年同期5570.18吨,同比增加299.72万吨,或同比增幅5.38%。Anec预计2025年巴西大豆出口总量将高达1.1亿吨。今年头7个月巴西大豆出口量估计为7993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7591万吨,这意味着还剩下3000万吨大豆(含已预售和未售量)的出口窗口还要延长至2026年初,这意味着美豆传统出口旺季(9-11月)将直面巴西大豆贴水压制。
虽然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美豆1615.2961万吨同比增长33%,但按照贸易商提供的数据显示,10-1月船期虽然中国已开始缓慢开启采购,但待采总量仍然有2760万吨,暴露"提前透支后断档" 风险。这意味着中国一旦开启美豆批量采购,对于巴西大豆贴水价格而言,很有可能就是跌到下一季的局面,尤其是在2025/26年度巴西大豆新作产量预估高达1.80亿吨的背景下。
【阿根廷大豆】
2025年1-6月期间,中国进口阿根廷大豆总计11.16万吨,较2024年同期21.30万吨减少10.14万吨,或同比降幅47.60%;其中6月份进口量0,为连续第5个月没有进口量,去年6月进口量亦为0。阿根廷大豆1-6月进口量占当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比重为0.23%,2024年同期占比为0.44%。
由于预计7月起将上调出口税,阿根廷农户在6月前18天加快销售节奏,大豆出口销售量同比翻倍至471万吨。从7月1日起,大豆出口税将从26%上调至33%,豆粕和豆油的出口税率也将从24.5%上调至31%。这促使出口商和农民赶在新出口税生效前完成交易,以规避更高的税负。分析人士认为进入7月份后,大豆销售将急剧放缓。从比价上来看,阿根廷大豆较之于巴西大豆和美国大豆仍然具有竞争力,但随着阿根廷大豆销售已进入商业性干旱模式,除非出口关税汇率再度延长,否则阿根廷大豆很难形成稳定供应源,近期阿根廷市场传出,米莱政府可能正在考虑再次下调出口税率,但目前尚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 2025年1-6月其他油籽蛋白进口量分析
2025年1-6月中国进口豆粕1.32万吨、菜粕155万吨、棉粕0万吨、葵花粕109.5万吨和棕榈粕42.43万吨,五项主要饲料蛋白原料进口合计308.24万吨,同比上年331.34万吨减少23.09万吨,或同比降幅-6.97%。其中1-6月菜粕进口量同比增幅最高、达到8.46%,另外四个蛋白粕进口量同比均呈现下滑态势,其中1-6月棉粕进口量同比下滑比例最高达到-100%,豆粕进口量同比下滑24.75%,葵花粕同比下滑-21.89%,棕榈粕进口量同比则下滑-5.99%。
2025年1-6月中国四大油脂总进口量为254.40万吨,同比上年295.32万吨减少约40.92万吨,或同比降幅-13.86%;其中1-6月豆油进口量3.44万吨,同比下降-77.14%,菜籽油进口量117.55万吨,同比增幅25.71%,24度棕榈油进口量106.16万吨,同比降幅-11.81%,葵花籽油进口量27.25万吨,同比降幅-58.95%。
# 2025年1-6月中国豆粕出口总量同比下滑
豆粕出口方面,中国2025年1-6月豆粕出口量55.04万吨,较2024年同期88.41万吨出口量下滑-37.74%;其中2025年6月豆粕出口量13.628万吨,较5月12.9155万吨环比下滑-5.52%,较2024年6月14.022万吨同比下滑-2.81%。2025年1-6月,日本依然是中国豆粕的最大出口目的地,其中6月份中国豆粕出口到日本9.60万吨,占比70.44%,1-6月份出口到日本总量38.29万吨,占比达到69.56%。
总体来看,基于上述多因素博弈逻辑,中国买家如果在四季度重返美豆市场,则年底前2700多万吨的刚性缺口将实质性扭转贴水格局。这不仅仅是“不得不买”的供应困境,更是“四钥两阀”机制下的必然连锁反应:
• 钥匙倒逼贸易转向:当前“贸易钥匙”因巴西预售延迟(中国采购谨慎、汇率未贬值)持续缺位,加上贸易磋商结果,可能推动中国转向美豆,以填补2760万吨空档风险;
• 阀门对冲贴水压力:巴西3000万吨库存延至2026年初的“物流阀门”虽试图缓冲美豆旺季压力,却难抵中国集中采购的浪潮——一旦开启扫货美豆,巴西贴水恐急速“跌至新季”;
•阿根廷变数潜伏导火索:若阿根廷税率下调意外“解锁”性价比天平,或将短暂分流需求,但米莱政府的不确定性难以撼动“惜售记忆”主导的巴西供应节奏。
最终破局锚定中美订单落槌:中国如果启动美豆采购,非仅弥补四季度及之后船期缺口,更将撕开三国博弈的僵持面——预售延后的巴西农户在新季1.80亿吨产量预期下,或被迫直面“低价清库”与“错峰失败”的双重绞杀,而贸易摩擦阴影下的关税变量,仍是这场贴水暗战中最锋利的密钥。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