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信息】气象学家警告:潜在的霜冻天气威胁美国玉米和大豆作物------2025-9-5 7:02:02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北美中北部和南加拿大地区近期迎来多日低温天气,农业气象专家警告部分地区玉米与大豆可能面临霜冻威胁。
BAMWX气象师布莱特·沃尔兹表示,多地最低温可能连续数日徘徊在30至40华氏度(约-1至4摄氏度),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北部、威斯康星州中部以及南达科他州和南明尼苏达州部分地区尤为危险。
本轮低温的形成主要受太平洋北部低压系统推动冷锋影响,伴随阿拉斯加高压脊形成,使北极冷空气大规模南下进入美国中北部地区。玉米致死霜冻(Corn killing freeze)标准为持续四小时32华氏度(0摄氏度)或短时28华氏度(约-2.2摄氏度),但在低洼无风地区,即便温度略高亦可能对作物造成损伤。
此次霜冻威胁预计从9月4日晚至9月7日持续数日,时间窗口内玉米和大豆生长将受低温抑制,潜在产量可能下降。
冷湿条件进一步加大风险。部分地区冷锋过境伴随零散降雨,尤其是明尼苏达州和北衣阿华州降水量可能超过半英寸,这种湿冷天气可能对作物叶片及根系造成不利影响。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及东密苏里州部分区域降雨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可能未受影响,形成局部性差异。
农业专家提醒,玉米和大豆正处于生长关键期,低温将减缓淀粉积累,影响产量潜力。若霜冻真正发生,尤其在北达科他州和中北部区域,将是近年来较早的一次霜冻事件,对农业经济和作物市场形成压力。此外,9月10日后气温虽有短暂回升,但预计回暖时间有限,9月中旬另一股冷锋可能再次南下,使低温风险延续。
农户应密切关注局地气象预报,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包括覆盖作物、调整灌溉或适时收割成熟作物,以减少霜冻和低温对产量的损害。整体来看,本轮冷空气和霜冻威胁呈现区域性差异,但对北美中北部玉米和大豆种植带构成潜在挑战,市场需警惕早霜可能带来的供应风险。 |
【综合信息】本周冷空气自加拿大来袭,美国北部地区可能面临霜冻风险 ------2025-9-5 7:04:59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近期,北美大部分地区迎来了秋季般的气温,东部落基山脉以东地区的夏季气息几乎消失,空气湿度下降,气温整体舒适。然而,本周有两股冷锋自加拿大北部南下,将进一步加强这一轮降温。气象专家指出,这些冷空气可能导致北部部分地区出现早霜。
首股冷锋已经于周三清晨穿越中部平原和上中西部,部分地区最低气温跌破华氏40度(约4.4摄氏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沿线更低。第二股冷锋自西北加拿大形成,预计周四至周五快速南下至美国。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通常会因地表热量和太阳辐射角度升高而略微回温,但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的部分地区,甚至北衣阿华州、伊利诺伊州及密歇根州在特定条件下仍可能出现30多华氏度(约0-2摄氏度)的最低气温。
要在此时出现霜冻,不仅需要北极冷空气源源输入,还需夜间晴朗和风力平稳。冷锋过境会带来降水和云层,这使预测复杂化。风力方面,周四和周五冷锋之间或紧随第二股冷锋之后,平静风况较难出现,但预计周末高压建立后风力将减弱。地形低洼处,如丘陵之间的小洼地或河谷地区,最易形成低温环境,因此霜冻风险略高。尽管出现早霜的可能性仍较低,但并非不存在。若霜冻发生,将显著早于历年平均时间。北达科他州、明尼苏达州及威斯康星州的首霜中位日期通常在九月底或十月初,而衣阿华州及北伊利诺伊州则在十月上中旬。
此次冷空气活动提醒农业生产者特别关注作物安全。玉米和大豆等作物正处于淀粉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早霜或低温持续将直接影响生长进程及最终产量。各地农民需根据气象预报采取防护措施,如覆盖作物或调整灌溉管理,以减轻潜在损失。
综合来看,本轮冷空气虽有潜在霜冻风险,但因多种因素限制,实际发生的概率较低,需密切关注后续天气演变及地面局部条件变化。 |
【玉米信息】阿格斯媒体:乌克兰玉米产量预计大幅回升,出口有望大幅增长------2025-9-5 7:07:30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大宗商品资讯机构阿格斯媒体公司周四预测,2025/26年度乌克兰玉米产量将达到3130万吨,高于上年的2690万吨。
2025/26年度乌克兰玉米出口量将达2600万吨,比2024/25年度增加近600万吨,显示出乌克兰玉米出口强劲复苏。
这一乐观预测源于多个利好因素:首先,8月下旬的及时降雨改善了土壤墒情,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必要水分;其次,农民种植技术持续改进,单产水平逐步恢复;此外,黑海运输通道的相对稳定也为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 |
【油菜籽信息】中澳油菜籽贸易即将破冰,检疫框架达成将重启出口------2025-9-5 7:10:18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科学局发布的9月份季度商品报告显示,重启对华油菜籽出口的检疫框架即将完成,这是堪培拉首次官方表明即将在此问题上达成协议。
报告显示,解决中国关切的植物检疫框架已接近完成,将为五批油菜籽试运铺平道路。中国于2020年底暂停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称在部分船货中检出黑胫病。这一决定和当时中国对澳大利亚采取的一系列惩罚性贸易措施同时发生。
此次贸易突破具有重要象征意义,标志着中澳贸易关系逐步回暖。
彭博社此前报道中国已预订至少三批澳大利亚油菜籽船货,而这正值中国对加拿大(此前是中国头号油籽供应国)加征高额关税。
ABARES在报告指出,中国对加拿大的贸易限制"可能为澳大利亚油菜籽生产商创造机会",但这将取决于试运能否获得成功。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市场对油菜籽的需求持续旺盛,而供应格局的变化为澳大利亚生产者提供了难得机遇。此次贸易恢复不仅涉及经济利益,更是中澳关系缓和的重要指标,预计将为其他受影响的澳大利亚出口商品(如大麦、葡萄酒等)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树立先例。 |
【植物油信息】油世界:全球葵花籽油供应趋紧,库存锐减推升价格------2025-9-5 7:13:48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发布的预测显示,由于全球葵花籽油产量预计减少230万吨,导致国际市场供应趋紧。
报告称,4至6月份全球葵花籽油出口同比减少80万吨,当前季度(7至9月)还将同比减少10万至20万吨,全年供应可能比上年减少约200万吨。虽然乌克兰与阿根廷的出口好于预期,部分弥补了俄罗斯出口下滑,但整体减产趋势难以扭转。
消费方面,2025/26年度全球葵花籽油需求预计仅小幅增加20万吨,达到2250万吨,明显低于2023/24年度创纪录的2380万吨。这意味着在供应收缩的背景下,需求增长有限,但仍可能加剧市场紧张。尤其是期初库存预计同比减少100万至110万吨,进一步压缩了可供出口的余量。
受此影响,全球葵花籽油价格自夏季起持续走强。8月国际市场价格达到近33个月高位。9月2日黑海FOB葵花籽油9月交付报价为每吨1135美元,虽比9月1日报价下调10美元,但整体仍处于高位区间。分析人士指出,在2025/26新作供应恢复前,紧张的库存格局将继续支撑价格。
展望未来,乌克兰与阿根廷的稳定出口有望缓解部分供应压力,但若气候或地缘政治出现新变数,市场波动性仍可能加剧。总体来看,葵花籽油价格或维持强势,竞争力提升有助于其在全球植物油市场占据更重要地位。 |
【大豆信息】美国大豆现货市场述评:美湾大豆现货价格略有上涨------2025-9-5 7:15:31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周四,美国大豆现货价格涨跌互现,其中美湾大豆报价略微上涨。
美国农业部将于周五早间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分析师预计,截至8月28日当周,美国新作大豆净销量为60万至160万吨。上周数据显示,迄今为止,美国新作大豆总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9%。中国迄今尚未订购任何美国新豆。
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周四称,巴西9月份大豆出口量预计达到675万吨,而去年同期为516万吨。
周四,美湾9月船期的美国1号黄大豆现货平均报价为每蒲10.81美元(相当于每吨397.2美元),比上一交易日上涨1.5美分/蒲。路易斯安那湾基差报价是比CBOT的2025年11月大豆期价高出46到50美分。
在伊利诺伊州的中部地区,大豆加工厂收购大豆的平均报价为每蒲10.155美元,比上一交易日下跌1美分。基差报价从和芝加哥11月大豆低10到25美分不等。
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窄幅涨跌互现,9月大豆报1012美分/蒲,下跌4美分;新季11月大豆报收1033美分,上涨1.5美分。 |
【大豆信息】中国占到8月份巴西大豆出口总量的84%,高于历史均值------2025-9-5 7:17:15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今年巴西大豆出口有望创纪录,主要受益于产量创纪录,同时也得益于中国需求强劲。
ANEC表示,由于关税,中国尚未恢复购买美国大豆,采购主要集中在巴西和阿根廷。8月份,中国占巴西大豆出口总量的84%,而过去四年的平均水平为75%。 |
【玉米信息】斯通艾克斯下调美国2025年玉米单产预期,但上调产量预期------2025-9-5 7:19:39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经纪商斯通艾克斯(StoneX)周四发布报告,将美国2025年玉米平均单产预期调低到186.9蒲/英亩,低于8月4日预测的188.1蒲/英亩。
但是美国玉米产量预期反而调高了2.54亿蒲,从之前预测的163.23亿蒲上调至165.77亿蒲。该公司表示,其产量计算是基于美国农业部的种植面积数据,而美国农业部在8月12日上调了美国玉米种植面积预期。 |
【大豆信息】斯通艾克斯周四下调美国2025年大豆单产预期------2025-9-5 7:21:21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经纪商斯通艾克斯(StoneX)周四发布报告,将2025年美国大豆单产预期调低到53.2蒲/英亩,低于8月4日预测的53.6蒲/英亩。
该公司预测2025年美国大豆产量为42.57亿蒲,低于此前的44.25亿蒲。
美国农业部当前预期美国大豆产量为42.92亿蒲,单产53.60蒲/英亩。 |
9月4日CBOT大豆日评:技术买盘活跃,大多合约收涨------2025-9-5 7:23:23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市场的大多合约收涨,只有9月合约略微收低,基准期约收高0.1%。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下跌4美分到上涨1.50美分不等,其中9月期约下跌4美分,报收1012美分/蒲;11月期约上涨1.50美分,报收1033美分/蒲;1月期约上涨1.50美分,报收1051.50美分/蒲。
成交最活跃的1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021.50美分到1034.25美分。
美国大豆期货周四在尾盘技术性买盘的推动下反弹,收盘略微收涨。此前市场对主要进口国中国的采购不足的担忧,曾导致11月大豆期约跌至8月1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该合约跌破了50日、100日和200日移动均线的技术性支撑位,但周四收盘价高于关键技术位。
在中美贸易紧张的背景下,中国对美国新作大豆的采购不足,给需求前景蒙上阴影。本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率领的“全球南方”领导人在北京举行峰会,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贸易冲突能否迅速解决的疑虑。
一位分析师称,目前有传言称今年美国大豆产量可能比政府8月初预测的要低一些,但如果美国无法向中国出口任何产品,那么这也没关系。
根据咨询机构StoneX对生产商的调查,今年美国大豆单产预计为53.2蒲/英亩,较上月预估值低0.4蒲。大豆产量预计为42.57亿蒲,低于上月预测的44.25亿蒲。
美国农业部将于周五早间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分析师预计截至8月28日当周,美国新作大豆净销量为60万至160万吨。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迄今为止,新作大豆总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9%。
美国统计调查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出口大豆175.1万吨,环比增加16.7%,同比增加17.44%,创下三年来的同期最高。本年度前11个月大豆出口量为4895万吨。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2025年9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估计为675万吨,比去年9月份的516万吨提高30.8%。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四在大豆市场净买入3000手,相比之下,周三净抛售5000手。
周四,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109,789手,上个交易日为92,539手。空盘量为403,873手,上个交易日为406,717手。 |
9月4日CBOT豆粕日评:基金做多,豆粕上涨------2025-9-5 7:23:59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粕期货收盘上涨,基准期约收高0.4%,主要原因是基金买盘活跃。
截至收盘,豆粕期货上涨0.1美元到3.5美元不等,其中9月期约上涨3.5美元,报收279.4美元/短吨;10月期约上涨2.5美元,报收280.1美元/短吨;12月期约上涨1.2美元,报收283.7美元/短吨。
成交最活跃的12月期约交易区间在281.4美元到284.1美元。
早盘12月豆粕期约一度跌至8月7日以来的最低点,但尾盘收复失地,报收每短吨283.70美元。
美国统计调查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出口豆粕139.2万吨,创下历史同期最高,同比增加5.14%,同比增加37.3%。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四在豆粕市场净买入1500手,相比之下,周三净抛售500手。
周四,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68,314手,上个交易日为45,281手。空盘量为264,324手,上个交易日为258,595手。 |
9月4日CBOT豆油日评:豆油上涨,基准期约收高0.2%------2025-9-5 7:24:38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期货收盘上涨,基准期约收高0.2%,追随邻池大豆和豆粕市场的涨势。
截至收盘,豆油期货上涨0.07美分到0.15美分不等,其中9月期约上涨0.07美分,报收51.23美分/磅;10月期约上涨0.07美分,报收51.51美分/磅;12月期约上涨0.09美分,报收51.93美分/磅。
成交最活跃的12月期约交易区间在51.12美分到52.02美分。
12月豆油期约早盘曾跌至6月13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并填补了因生物燃料利好消息推动价格飙升造成的技术性缺口。不过尾盘该合约收涨。
美国统计调查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出口豆油28,583吨,创下自去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四在豆油市场净买入2500手,相比之下,周三净抛售3000手。
周四,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63,376手,上个交易日为58,225手。空盘量为258,285手,上个交易日为255,515手。 |
9月4日CBOT玉米日评:技术买盘活跃,玉米略微上涨------2025-9-5 7:25:38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收盘略微上涨,基准期约收高0.4%,主要受到技术买盘的支持。
截至收盘,玉米期货上涨0.25美分到2美分不等,其中9月期约上涨2美分,报收399.75美分/蒲;12月期约上涨1.75美分,报收419.75美分/蒲;3月期约上涨1.50美分,报收437.50美分/蒲。
成交最活跃的12月期约交易区间在414.25美分到421美分。
尽管预计今年秋季美国玉米产量将创下历史新高,但技术性买盘活跃,支撑了玉米期货。12月合约此前守住了50日移动均线的支撑。
分析师表示,玉米市场仍受美国玉米丰收预期的压力,但市场猜测今年玉米单产将低于美国农业部8月份的偏高预测,因为中西部部分地区的病害和干旱天气可能抑制了单产潜力。美国农业部将于9月12日更新其玉米产量预测。
咨询机构StoneX预计今年美国玉米单产为186.9蒲/英亩,较8月份的预测值低1.2蒲。产量预计为165.77亿蒲,高于上月预测的163.23亿蒲,原因是美国农业部在8月12日上调了美国玉米种植面积预期。
美国玉米出口需求依然强劲。美国农业部将于周五早间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分析师预计截至9月28日当周,美国玉米净销量将在90万至220万吨之间。
美国统计调查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出口玉米622.4万吨,同比减少7.74%,但创下历史同期次高纪录,比上年同期增加16.8%。本年度前11个月的玉米出口量已达6613.2万吨。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今天早些时候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8月29日当周,美国国内乙醇产量小幅回升,日均产量达到107.5万桶,高于一周前的107万桶,但略低于此前五周均值107.8万桶。
阿格斯媒体(Argus Media)在上周进行一次虚拟玉米作物考察后,周四预计乌克兰本年度玉米产量可能达到3130万吨,高于2024/25年度的2690万吨,但比五年平均水平低9%。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四在玉米市场净买入7000手,相比之下,周三净抛售8000手。
周四,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140,056手,上个交易日为168,309手。空盘量为861,943手,上个交易日为870,263手。 |
9月4日美国小麦日评:全球供应充足,小麦下跌------2025-9-5 7:27:20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周四,美国三家小麦期货市场收盘下跌,主要原因是全球小麦供应充足,导致多个小麦合约跌至合约新低。
CBOT软红冬小麦市场的12月期约下跌2.50美分或0.5%,报收519.50美分/蒲。
KBCT硬红冬小麦市场的12月期约下跌4美分或0.8%,报收506.25美分/蒲。
MGE硬红春小麦市场的12月期约下跌2.75美分或0.5%,报收570.25美分/蒲。
俄罗斯小麦预期丰收,将提振黑海地区小麦出口。今年澳大利亚小麦收成预计将远高于平均水平。德国农业部预计今年德国冬小麦产量将增长26%,略高于8.25亿蒲。这意味着出口市场竞争激烈。德国是欧洲第二大小麦生产国。
突尼斯在周三结束的招标中,从多个产地采购了460万蒲制粉小麦。这些小麦将于10月和11月交付。
美国农业部将于周五早间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分析师预计截至8月28日当周,美国小麦净销售量为35万至70万吨。作为对比,上周2025/26年度美国小麦净销售量为58万吨。
美国统计调查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份出口小麦230.5万吨,环比增加34%,同比增加22.52%,也创下五年同期最高。 |
9月4日CBOT小麦日评:基金抛售,小麦下跌------2025-9-5 7:27:48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软红冬小麦期货收盘下跌,基准期约收低0.5%,主要原因是基本面利空,基金抛售。
截至收盘,小麦期货下跌0.25美分到2.50美分不等,其中9月期约下跌1.75美分,报收502.25美分/蒲;12月期约下跌2.50美分,报收519.50美分/蒲;3月期约下跌2.25美分,报收536美分/蒲。
成交最活跃的12月期约交易区间在514.50美分到522.50美分。
交易商称,除成交清淡的9月合约外,其他所有期货合约均创下历史新低。
交易商估计投机基金周四在小麦市场净抛售500手,相比之下,周三净抛售2500手。
周四,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65,984手,上个交易日为59,130手。空盘量为260,853手,上个交易日为254,465手。 |
9月4日CBOT糙米日评:糙米下跌,因季节性压力显现------2025-9-5 7:28:17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糙米期货收盘下跌,基准期约收低1.2%,主要反映了季节性收获压力沉重。
截至收盘,糙米期货下跌13.5美分到14.5美分不等,其中9月期约下跌13.5美分,报收11.615美元/美担;11月期约下跌14.5美分,报收11.95美元/美担;1月期约下跌13.5美分,报收12.23美元/美担。
成交最活跃的1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1.815美元到12.15美元。
交易商称,美国稻米收割工作进展顺利,继续令糙米市场承压。
邻池农产品市场走势疲软,也给糙米市场带来了利空压力。
周四,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657手,上个交易日为370手。空盘量为10,641手,上个交易日为10,593手。 |
9月4日ICE油菜籽日评:油菜籽反弹,基准期约收高0.5%------2025-9-5 7:29:16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周四,洲际交易所(ICE)的加拿大油菜籽期货市场收盘上涨,基准期约收高0.53%,追随芝加哥大豆和豆油以及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的涨势。
截至收盘,油菜籽期货上涨3.3加元到8.2加元不等,其中11月期约上涨3.3加元,报收620.2加元/吨;1月期约上涨3.7加元,报收632.1加元/吨;3月期约上涨4.2加元,报收643.4加元/吨。
成交最活跃的1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610.2加元到621.5加元。
交易商称,尽管缺乏明确支撑,但油菜籽期货周四反弹上扬。芝加哥大豆及制成品市场上涨,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走强,提振了加拿大市场人气。
不过欧洲油菜籽期货回落,原油价格小幅下跌,给植物油期货带来压力。
一位分析师表示,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及其制品征收关税,加上大草原地区油菜籽收获步伐加快,对油菜籽市场构成压力。
曼尼托巴省报告称,该省油菜籽收割已完成 10%,萨斯喀彻温省报告称其油菜籽收割已完成 4%。
周四下午加元兑美元汇率下跌,为1加元兑换72.32美分,相比之下,周三为1加元兑换72.50美分。
周四油菜籽期货成交量估计为62,844手,相比之下,周三为57,184手。其中套利交易为40,742手。 |
9月4日马来西亚棕榈油日评:长周末前棕榈油微涨,本周上涨逾1%------2025-9-5 7:30:07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4日消息:周四,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小幅上涨,周线也得以收出阳线。投资者普遍持观望态度,等待下周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的供需数据以寻求进一步指引。
截至收盘,毛棕榈油期货上涨2令吉到18令吉不等,其中基准2025年11月毛棕榈油期货上涨7令吉或0.16%,报收4,449令吉/吨,相当于1057.9美元/吨。
基准合约的交易区间位于4,406令吉到4,473令吉之间。
本周棕榈油上涨1.58%,上周下跌3.36%。
由于周五为公共假期,马来西亚交易所将休市,市场交投趋于谨慎,部分交易员在长周末前削减持仓。
分析师表示,9月份的出口预计将维持强劲,但未来市场走向仍将取决于产量数据。下周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的出口与库存数字可能左右市场走势。
调查显示,马来西亚8月棕榈油库存预计连续第六个月上升,因为产量增速仍快于出口需求。若库存继续增加,可能对价格形成压力。
国际原油连续两日下挫,对棕榈油造成一定拖累。投资者普遍预计欧佩克联盟将在周末会议上考虑进一步提高产量目标。若原油持续走弱,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吸引力将下降,从而限制价格上涨空间。
周四亚洲交易时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豆油期货下跌0.02美分,报51.82美分。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最活跃的1月豆油期货下跌12元,报8,356元/吨。1月棕榈油期货下跌20元,报9,390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75美元,报66.85美元/桶。
周四,令吉报1美元兑换4.226令吉,上一交易日为4.227令吉。 |
【综合信息】今年上半年美国生物柴油与可再生柴油进口降至13年新低------2025-9-5 7:35:40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四表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生物柴油与可再生柴油进口量大幅下滑,降至2012年以来最低水平。
生物柴油进口平均仅为每天2000桶,而2024年同期为3.5万桶;可再生柴油进口则降至每日5000桶,同比减少近85%,主要因为税收政策变化及国内需求下滑。
此前,美国生物柴油与可再生柴油进口可享受每加仑1美元的掺混税收抵免(BTC),与本土生产享受同等待遇。但是自2025年起,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使用45Z清洁燃料生产税收抵免取代了BTC,并且仅适用于美国境内生产。这导致进口燃料失去了成本优势,直接打击了国际供应商对美出口的积极性。例如,芬兰Neste公司作为美国唯一的可再生柴油进口商,其出口份额在2025年上半年明显下降。
另一方面,美国市场对生物柴油和可再生柴油的消费需求也呈现下滑。由于生物燃料利润率恶化,加上可再生燃料标准(RFS)政策存在不确定性,2025年上半年美国可再生柴油消费同比下降约30%,生物柴油消费下降约40%。需求下滑导致国内掺混商优先采购有限的本土产能,而进口产品几乎失去市场。
展望未来,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年度RFS掺混义务逐步兑现,美国生物柴油与可再生柴油消费量可能回升,但是进口水平仍将保持低位。EIA预计2025年及2026年美国净进口量将降至2012年以来最低。
整体来看,美国税收激励政策朝向本土倾斜,将继续推动美国国内产能发展,同时削弱国际供应商的市场机会。 |
【气象信息】印度气象局称,迄今季风降雨量比历史均值高9%------2025-9-5 7:37:51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印度气象局(IMD)周四表示,截至9月4日,印度在当前季风季节(6月至9月)的累计降雨量为791.8毫米,比长期均值(过去50年)高出9%,一周前比历史均值高6%,两周前高出2%。
印度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降雨量为914.2毫米,比长期均值减少19%。
印度西北部的降雨量为691.7毫米,比长期均值高出37%。
印度中部的降雨量为919.2毫米,比长期均值高出10%。
印度南部半岛的降雨量为630.8毫米,比长期均值高出9%。
印度的大豆和棉花产区位于中部和西部,水稻产区位于东部和东北部。
印度气象局预计9月份的季风降雨继续高于历史均值。
4月15日,IMD预测,2025年季风降雨高于正常水平的可能性为59%,今年季风抵达喀拉拉邦的日期为5月27日,比通常的6月1日提前了五天。
IMD预测,今年为期四个月(6月至9月)的季风降雨量可能达到长期平均值(LPA)870毫米的105%。 |
【小麦信息】2025/26年度迄今欧盟小麦进口同比降低33%,加拿大份额增长------2025-9-5 7:38:18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欧盟数据显示,2025/26年度欧盟小麦进口量同比降低33%。头号供应国乌克兰的份额降低,而加拿大份额增长。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乌克兰成为头号供应国,数量达到31.6万吨,比去年同期的72.万吨减少56.3%;所占份额为39.1%,低于去年同期的60.1%。
加拿大为欧盟的第二大小麦供应国,数量为24.4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5.2万吨增长60.4%;所占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2.6%提高到30.2%。
塞尔维亚为第三大供应国,对欧盟的小麦出口量达到12.5万吨,同比增长51.5%,所占份额从6.9%提高到15.4%。
2025/26年度迄今欧盟小麦进口量为80.8万吨,同比降低33%,上周降低32%。
2024/25年度欧盟进口小麦743.8万吨,同比减少19%,其中加拿大的份额大幅提高,传统供应国乌克兰份额下降。2024/25年度欧盟从乌克兰进口449万吨小麦,同比降低31.6%,所占份额也从71.2%降至60.4%;从加拿大进口119万吨,同比增长43.4%,所占份额从9.0%提高到16.0%。 |
【玉米信息】2025/26年度迄今欧盟玉米进口同比降低50%,巴西份额增长------2025-9-5 7:38:44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欧盟数据显示,2025/26年度欧盟玉米进口量同比降低50%。头号供应国巴西的份额增长。
截至2025年8月31日,巴西为欧盟的头号玉米供应国,数量为68.9万吨,比去年同期的32.6万吨增长111.2%;所占份额从去年同期的8.7%提高到36.7%。
乌克兰退居第二大供应国,数量达到60.1万吨,比去年同期的233.5万吨减少74.3%;所占份额为32.0%,低于去年同期的62.0%。
美国为第三大供应国,对欧盟的玉米出口量达到28.7万吨,同比降低26.2%,但是所占份额从10.3%提高到15.3%。
2025/26年度迄今欧盟玉米进口量为187.6万吨,同比降低50%,上周降低56%。
2024/25年度欧盟进口玉米1965万吨,同比增长4%,其中美国和加拿大的份额大幅提高,传统供应国乌克兰和巴西的份额有所下降。2024/25年度欧盟从乌克兰进口1093万吨玉米,同比降低17.9%,所占份额也从70.2%降至55.6%。从美国进口392万吨,同比增长20.6倍;份额从上去年同期的1.0%提升至19.9%;从加拿大进口209万吨,同比增长109%,所占份额从5.3%提高到10.7%;从巴西进口162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281万吨;市场份额从14.8%降至8.3%。 |
【豆粕信息】2025/26年度迄今欧盟豆粕进口量降低2%,巴西份额增长------2025-9-5 7:39:08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欧盟数据显示,2025/26年度迄今欧盟豆粕进口总量同比降低2%,其中巴西和乌克兰的份额均有所增长,阿根廷份额下降。
巴西是欧盟的头号豆粕供应国,截至8月31日,巴西供应量为178.2万吨,比去年同期高出9.4%。所占份额从去年的50.1%增至57.0%。
阿根廷为第二大供应国,数量为93.5万吨,同比减少25.0%;份额从上年的38.4%降至29.9%。
第三大供应国为乌克兰,数量为17.9万吨,同比增长93.8%;所占份额从2.8%提高到5.7%。
2025/26年度迄今欧盟进口豆粕312万吨,高于上周的277万吨,同比降低4%。
2024/25年度欧盟进口豆粕1939万吨,同比增长27%。其中从巴西进口987万吨,同比提高8.0%。但是所占份额从去年的59.8%降至50.9%。从阿根廷进口686万吨,同比激增101.2%;份额从上年的22.3%大幅提高到35.4%。第三大供应国乌克兰供应93万吨,同比增加74.0%;份额从3.5%增至4.8%;从印度进口豆粕64万吨,同比激增1005%,份额从0.4%提高到3.3%。 |
【大豆信息】2025/26年度迄今欧盟大豆进口量同比降低5%,巴西份额增长------2025-9-5 7:39:37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欧盟数据显示,2025/26年度迄今,欧盟大豆进口量降低5%,但是从巴西进口的份额转为增长。
截至2025年8月31日,2024/25年度(从7月至次年6月)巴西是欧盟头号大豆供应国,供应量为153.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1%,所占份额从61.6%增至67.0%。
美国是欧盟第二号大豆供应国,数量达到47.7万吨,同比降低29.3%,所占份额从27.9%降至20.8%。
欧盟从乌克兰进口了20.3万吨大豆,同比增长26.0%;份额从6.7%增至8.8%。
2025/26年度迄今欧盟大豆进口量为229万吨,上周196万吨,同比降低5%。
2024/25年度欧盟进口大豆1452万吨,同比提高10%。其中从巴西进口630万吨,同比增长5.5%,但是所占份额从45.2%降至43.4%;从美国进口591万吨,同比增长9.9%,所占份额稳定在40.7%不变;从乌克兰进口了157万吨大豆,同比增长60.5%,所占份额也从7.4%显著提升至10.9%。数据表明欧盟的大豆进口量呈现增长态势,而乌克兰正逐渐成为欧盟重要的、且份额不断提升的大豆供应来源国。 |
【油菜籽信息】2025/26年度迄今欧盟油菜籽进口量同比降低49%,乌克兰份额下降------2025-9-5 7:40:12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欧盟数据显示,2025/26年度迄今,欧盟油菜籽进口量降低49%,其中从澳大利亚和乌克兰进口的份额均显著下降。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乌克兰成为欧盟头号油菜籽供应国,数量达到14.3万吨,同比降低66.9%,所占份额从50.1%降至32.4%。
澳大利亚是第二大供应国,数量为13.4万吨,同比减少61.8%,所占份额从40.8%降至30.5%。
塞尔维亚为第三大供应国,数量为7.7万吨,同比增长101.3%;份额从4.4%增至17.5%。
2025/26年度迄今欧盟油菜籽进口量为44万吨,同比降低49%。
2024/25年度欧盟进口油菜籽744.7万吨,同比提高31%。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351万吨,同比增长87.7%,所占份额从33.0%增至47.1%;从乌克兰进口241万吨,同比减少23.7%,所占份额从55.6%降至32.4%不变;从加拿大进口了113万吨,同比增长999%,所占份额也从1.8%显著提升至15.2%。 |
【棕榈油信息】2025/26年度迄今欧盟棕榈油进口同比下滑27%,亚洲份额增长------2025-9-5 7:41:01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欧盟数据显示,2025/26年度欧盟棕榈油进口量同比减少27%,反映出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对棕榈油需求的长期制约作用。来自主要供应国的进口量均出现下滑,但是亚洲主产国的份额有所增长。
截至2025年8月31日,2024/25年度(7月至次年6月)欧盟从马来西亚进口了13.3万吨棕榈油,同比降低15.3%。但是份额从26.9%增至31.4%。
欧盟从印尼进口12.7万吨,同比降低21.3%;所占份额从27.5%增至29.8%。
危地马拉为第三大供应国,对欧盟供应5.5万吨,同比降低18.8%,所占份额从11.5%增至12.9%。
2025/26年度迄今欧盟棕榈油进口42.4万吨,一周前35.2万吨,同比降低27%。
2024/25年度欧盟进口棕榈油284万吨,比2023/24年度减少19%;其中从印尼进口90万吨,同比减少23.7%,份额也从去年的33.9%下降至31.7%;从马来西亚进口73万吨,同比减少15.3%,但份额却从24.9%升至25.9%;从危地马拉进口31万吨,同比减少37.2%,进口份额也从14.0%降至10.8%。
作为对比,欧盟在2023/24年度的棕榈油进口量为333万吨,同比减少19%。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欧盟旨在推动更可持续能源和减少毁林的政策,正在持续且显著地影响着其棕榈油的进口格局。 |
【农业气象】美国干旱监测报告:中西部干旱状况加剧,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2025-9-5 7:43:14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美国干旱监测周报显示,上周衡量美国大陆地区干旱程度以及面积的指数增长,尤其是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干旱状况加剧,因为过去30天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降雨缺口达3至5英寸,其中中西部南部以及新英格兰地区的缺口最大。 截至2025年9月2日,衡量全美干旱严重程度以及覆盖面积的指数(DSCI)为120,一周前是112,去年同期107(图1)。干旱地区人口8,224万,上周7,481万。 中西部(大豆和玉米以及软红冬小麦产区) 中西部过去30天降水短缺(2至4英寸以上),导致干旱状况普遍恶化。俄亥俄州、伊利诺伊州和密苏里州的多个观测站记录到历史性或接近历史性的干燥情况。 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远低于正常(2至15华氏度),仅明尼苏达州北部气温比正常高2至6华氏度。 美国平原(硬红冬小麦产区) 堪萨斯州北部和内布拉斯加州南部因零星降雨(1至5英寸以上),旱情明显得到改善。但是南达科他州西南部因长短期降水不足持续,中等干旱(D1)范围扩大。北达科他州北部气温高于正常(2至10华氏度),其他地区普遍气温低于正常(1至10华氏度)。 未来展望 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CPC)的7日定量降水预报显示,未来7天德克萨斯州、中西部下游和东北部将有小雨到中雨。6-10天展望表明,美国西部、中部和北部平原及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大概率气温偏高,而中西部气温预计低于正常。除西南部、中西部北部和五大湖及加拿大边境附近的新英格兰地区降水可能偏少外,美国本土大部分地区降雨偏高的概率为低至中度。 下面是美国干旱指标的变化情况。 美国大陆地区没有反常干燥或干旱的比例为42.38%,一周前为48.29%。 反常干燥(D0)的比例为22.90%,一周前为18.70%。 中度干旱(D1)的比例为13.87%,一周前为12.98%。 严重干旱(D2)的比例为13.96%,一周前为12.91%。 极度干旱(D3)的比例为6.57%,一周前为6.57%。 超级干旱(D4)的比例为0.32%,一周前为0.55%。 注1:D0为反常干燥,D1为中度干旱,D2严重干旱,D3极度干旱,D4超级干旱 注2:DSCI的计算方式:1(D0)+2(D1)+3(D2)+4(D3)+5(D4)=DSCI |
【棕榈油信息】亚洲棕榈油现货市场每日述评:长周末前棕榈油现货价格大多上涨------2025-9-5 7:44:48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周四亚洲现货棕榈油价格大多上涨。市场人士等待下周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的供需数据提供方向指引。
周四,9月船期毛棕榈油卖盘报价为1041美元/吨,和上个交易日持平。
2025年9月交货的33度精炼棕榈油报价为每吨1085美元/吨,比上个交易日上涨2.5美元;10月至12月报价为1090美元/吨,上涨2.5美元;2026年1至3月份报价为1100美元/吨,持平;4月到6月报价为1082.5美元,持平;7月到9月报价为1065美元,持平。以上均为马来西亚港口的FOB报价。
2025年9月交货的24度精炼棕榈油报价为每吨1090美元/吨,比上个交易日上涨2.5美元;10月到12月报价为1095美元/吨,上涨2.5美元;2026年1至3月份报价为1105美元,持平;4月到6月报价为1087.5美元,上涨2.5美元;7月到9月上涨价为1070美元,持平。以上均为马来西亚港口的FOB报价。
周四,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小幅上涨,其中基准11月毛棕榈油期货上涨7令吉或0.16%,报收4,449令吉/吨,相当于1057.9美元/吨。
由于周五为公共假期,马来西亚交易所将休市,市场交投趋于谨慎,部分交易员在长周末前削减持仓。
本周棕榈油期货基准合约上涨1.58%,上周下跌3.36%。
分析师表示,9月份的出口预计将维持强劲,但未来市场走向仍将取决于产量数据。下周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公布的出口与库存数字可能左右市场走势。
调查显示,马来西亚8月棕榈油库存预计连续第六个月上升,因为产量增速仍快于出口需求。若库存继续增加,可能对价格形成压力。
国际原油连续两日下挫,对棕榈油造成一定拖累。投资者普遍预计欧佩克联盟将在周末会议上考虑进一步提高产量目标。若原油持续走弱,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吸引力将下降,从而限制价格上涨空间。
周四亚洲交易时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豆油期货下跌0.02美分,报51.82美分。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最活跃的1月豆油期货下跌12元,报8,356元/吨。1月棕榈油期货下跌20元,报9,390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0.75美元,报66.85美元/桶。
周四,令吉报1美元兑换4.226令吉,上一交易日为4.227令吉。
注:1美元兑换4.226令吉 |
【小麦信息】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前瞻:小麦净销售量预计为35到70万吨(9-5)------2025-9-5 7:59:25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由于周一为美国公共节日劳工节,美国农业部将在周五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
分析师们预计这份报告将会显示,截至2025年8月28日的一周,美国小麦出口净销售量位于35到70万吨之间。
作为对比,上周2025/26年度美国小麦净销售量为579,800吨。
注:如果未作说明,出口销售预测值包括当前年度和下个年度。 |
【玉米信息】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前瞻:玉米净销量预计为50到230万吨------2025-9-5 7:59:56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将在周五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分析师们预计这份报告将会显示,截至2025年8月28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净销售量可能介于50到230万吨之间。其中2024/25年度的净销售量估计为负40到正10万吨,新季玉米销售量介于90万吨到220万吨之间。
作为对比,上周美国2024/25年度玉米净销售量为负17,800吨。2025/26年度净销售量为2,087,900吨。 |
【豆粕新闻】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前瞻:豆粕净销售量预计为10万到45万吨------2025-9-5 8:00:22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将在周五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分析师们预计这份报告将会显示,截至2025年8月28日的一周,美国豆粕出口净销售量位于10万到45万吨之间。其中2024/25年度的净销售量为0到10万吨;2025/26年度净销售量为10到35万吨。
作为对比,上周美国2024/25年度豆粕净销售量为47,300吨。2025/26年度净销售量为214,800吨。 |
【豆油新闻】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前瞻:豆油净销售量预计为0到2.2万吨(9-5)------2025-9-5 8:01:00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将在周五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分析师们预计这份报告将会显示,截至2025年8月28日的一周,美国豆油出口净销售量位于0到2.2万吨之间。其中2024/25年度净销售量估计为0到10,000吨,2025/26年度净销售量为0到12,000吨。
作为对比,上周美国2024/25年度豆油净销售量为11,400吨;2025/26年度净销量为7,100吨。 |
【玉米信息】美国玉米现货市场述评:玉米现货价格上涨(9-5)------2025-9-5 8:01:37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周四(4日),美国玉米现货市场上涨。
美国玉米丰收预期继续对价格构成压力,但是玉米单产预计不会达到美国农业部此前预测的高点,因为中西部地区部分地区病虫害和干旱天气可能抑制了产量。美国农业部将于9月12日更新其产量预测。
与此同时,美国玉米出口需求依然强劲。美国农业部将于周五早间发布出口销售报告,分析师预计,截至9月28日当周,美国新季玉米净销量将在90万至220万吨之间。
阿格斯媒体(Argus Media)周四表示,乌克兰本季玉米产量可能达到3130万吨,高于2024/25年度的2690万吨,但比五年均值低9%。
在美湾,9月船期的2号黄玉米现货报价为每蒲4.9225美元,相当于每吨193.8美元,比上一交易日上涨2美分。路易斯安那湾的基差是比CBOT的9月玉米期价高出89到96美分。
伊利诺伊州中部地区玉米加工厂收购二号黄玉米的报价平均为每蒲4.0392美元,比上一交易日上涨1.75美分;基差报价比CBOT9月玉米低5美分到28美分不等。
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上涨。2025年9月玉米收高2美分,报399.75美分/蒲;新季12月玉米期货上涨4美分,报410.0美分/蒲。
|
本周印度大米价格下跌,因卢比贬值------2025-9-5 8:02:20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贸易商称,本周印度大米价格有所回落,原因是卢比贬值。不过来自非洲国家的需求依然保持稳定。印度破碎率5%蒸谷米报价为每吨367-371美元,低于上周的371-376美元。同样,破碎率5%白米价格也降至每吨361-366美元。一位加尔各答的交易商表示,卢比在过去几周波动剧烈,出口商因此调整了价格以应对汇率下跌。尽管价格有所下降,但来自非洲地区的需求依然稳定。在供应方面,印度政府表示,其目标是采购4645万吨新季大米,确保国内供应充足。然而,一位曼谷的交易商指出,印度新季稻米批量上市,使得客户推迟购买决定,期待价格进一步下跌。
|
越南大米价格坚挺上扬,接近八个月高点------2025-9-5 8:02:55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贸易商称,本周越南大米价格保持坚挺,接近八个月以来的高点。全球主要大米出口国之间的价格差异,反映了各自国内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越南食品协会称,越南破碎率5%大米报价为每吨455-460美元,与一周前持平,当时价格达到了自今年1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一位胡志明市贸易商表示,由于供应紧张,市场交易活动较为缓慢。目前,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农民已基本完成秋冬稻米作物的播种。
|
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保持稳定(9-5)------2025-9-5 8:03:38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贸易商称,本周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保持稳定,其中破碎率5%大米价格稳定在每吨355美元的水平。一位曼谷贸易商指出,大米价格还可能进一步下跌。今年的情况不容乐观,客户推迟购买,等待价格下跌,只有需要时才会购买。这显示出,尽管供应相对紧张,但全球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依然很高。
|
2025年4月到8月缅甸大米出口突破100万吨------2025-9-5 8:04:21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缅甸大米联合会(MRF)称,在2025/26财年的前五个月,即2025年4月至8月,缅甸大米和碎米出口量突破100万吨,价值3.55亿美元。4月份,缅甸出口了超过14.27万吨大米和碎米,价值5200万美元;5月份出口了超过52.95万吨大米,价值9100万美元;6月份出口了超过21.24万吨大米,价值7100万美元;7月份出口了23.0671万吨大米,价值7700万美元;8月份出口了19.2984万吨大米,价值6500万美元。大米出口主要依赖海上贸易,只有少量通过边境口岸出口到邻国。该联合会的目标是在本财年实现300万吨大米出口量。
2024/25财年(4月次年3月),缅甸出口大米和碎米248万吨,创汇超过11.29亿美元。 |
【谷物信息】乌克兰气象部门:降水改善土壤墒情,冬播作业迎来有利开局------2025-9-5 8:05:13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乌克兰气象部门周四表示,8月下旬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降雨为冬季种植创造了良好条件,成功缓解了持续23至84天的干旱期。农业气象学家指出,这些降水有效补充了大部分地区上层土壤的水分,为冬播准备工作提供了满意的基础条件。目前乌克兰已开始冬油菜籽的播种工作,并即将启动对国内农业至关重要的冬小麦播种——冬小麦约占该国该作物总面积的95%。
乌克兰经济部数据显示,农民已启动大规模冬播运动,截至9月1日,冬油菜籽播种面积达37.71万公顷,完成预测面积的33.8%。冬油菜籽在乌克兰油菜种植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家气象机构上月曾警告干旱可能对播种产生负面影响。此次及时降雨不仅改善了土壤湿度,还为农户开展机械化播种作业创造了有利时机。
分析师认为,尽管前期干旱带来挑战,但8月末的降水及时扭转了不利局面。
乌克兰作为欧洲粮仓,其冬播进度对全球谷物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冬小麦的成功播种对于维持该国粮食出口竞争力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黑海粮食运输仍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农业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确保冬播工作顺利完成。 |
【综合信息】法国农业局:蛋白含量不低于11%的软小麦比例为69%,上周74% (9-5)------2025-9-5 8:05:54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法国农业局(FranceAgriMer)和作物研究所(Arvalis)发布的2025年软小麦质量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小麦蛋白含量有所下降,而容重指标整体较高,反映出小麦在加工性能上呈现分化趋势
根据调查结果,今年小麦蛋白含量至少达到11%的比例为69%,低于上周的74%,也明显低于过去五年均值83%,显示今年法国小麦的蛋白水平整体偏低。这意味着部分小麦可能在面粉筋力和烘焙性能方面略逊于往年,对面包和高筋面粉加工的适应性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容重指标仍然表现良好。今年93%的小麦容重指标超过每百升76公斤的阈值,低于一周前的95%,但是远远高于过去五年均值62%。容重是关键制粉标准之一,容重指标高意味着小麦颗粒致密、籽粒饱满,有利于面粉出粉率和加工品质。当容重低于70公斤,就会降级为饲料小麦。
另一个制粉小麦指标为降落值(Hagberg),达到250秒的比例为100%,和初步报告的比例相同。
降落值(Hagberg)是衡量淀粉糊化能力的重要指标,今年仍保持良好水平,99%的小麦降落值落数超过250秒,低于一周前的100%,但是仍高于五年均值83%。 |
【豆粕信息】ANEC预测9月份巴西豆粕出口量为194万吨------2025-9-5 8:06:39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2025年9月份巴西将出口193.6万吨豆粕,如果预测成为现实,将比去年9月份的162万吨提高19.5%。
8月份的出口量为197万吨,低于一周前预估的213万吨。
当前巴西豆粕的月度出口纪录是2024年10月份的246万吨。
今年头9个月巴西将出口1726万吨豆粕,去年同期为1686万吨。
背景数据
ANEC的数据显示,2024年巴西豆粕出口量为创纪录的2284万吨,比2023年的前历史峰值2235万吨提高2.2%。
8月14日,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发布第11次产量预测报告,预计巴西2024/25年度豆粕产量为4379万吨,高于上年的4072万吨;国内消费预期为1936万吨,低于2024年的1800万吨;出口预期维持2360万吨不变,上年2313万吨。 |
【玉米信息】ANEC预测9月份巴西玉米出口量达637万吨;8月数据下调------2025-9-5 8:07:06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9月份巴西将出口636.9万吨玉米,低于去年同期的656万吨。
8月份的玉米出口量为731万吨,低于一周前预估的780万吨。
尽管上个月中国恢复采购,但是今年迄今中国对巴西玉米的进口量有所下降。
本周三,荷兰合作银行表示,巴西玉米面临来自美国玉米的“强劲竞争”,由于2025年美国玉米产量将创历史新高,限制了巴西玉米的出口售速度。
巴西玉米在下半年的出口量通常高于大豆,因为大部分大豆已经出口。
今年1至9月份的玉米出口量估计为2331万吨,而去年同期为2362万吨。
ANEC估计今年巴西玉米出口量为4500万吨,高于2024年的3780万吨。
ANEC的估算数据是基于港口的船舶时间表。实际出口可能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
8月14日,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发布第11次产量预测报告,预计巴西2024/25年度玉米总产量将达到1.370亿吨,较上月预估值调高500万吨,比上年产量增长18.6%。
CONAB还将2024/25年度巴西玉米出口目标大幅调高400万吨,从之前预估的3600万吨调高到4000万吨,也高于上年的3850万吨。国内消费估计为创纪录的9030万吨,高于上月预测的8998万吨,也高于上年的8400万吨,反映巴西国内畜牧业及乙醇行业的玉米需求旺盛。 |
【大豆信息】阿根廷农业部:上周阿根廷农户销售大豆的步伐加快(9-5)------2025-9-5 8:07:48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阿根廷农业部称,上周阿根廷大豆销售步伐加快。
截至8月27日,阿根廷农户预售3054万吨2024/25年度大豆,比一周前高出66万吨,去年同期销售量是2669万吨。作为对比,上周销售39万吨。
农户预售91万吨2025/26年度大豆,比一周前高出12万吨,去年同期75万吨。上周销售12万吨。
7月31日,阿根廷将大豆出口税从33%降至26%,豆粕和豆油从31%降至24.5%。此前阿根廷从7月1日起将大豆出口税从26%调高到33%,豆油和豆粕的出口税从24.5%调高到31%。今年1月27日到6月30日阿根廷调低大豆以及制成品的出口税。
上周阿根廷官方汇率和平行汇率的价差缩窄。截至2025年8月27日,阿根廷官方汇率和平行汇率之差为4,一周前25;7月底为46,6月底为8,5月底为24,4月底为23,3月底为242,2月底为154,1月底为160;2024年12月底为189。
8月27日,阿根廷大豆现货价格为402,000比索/吨,一周前382,000比索/吨。
2024/25年度大豆出口许可申请847万吨,上周846万吨,去年同期443万吨。
8月12日,美国农业部将2024/25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调高100万吨,达到5090万吨,高于上年的4821万吨。
7月16日,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BCR)将阿根廷2024/25年度大豆产量预测上调至4950万吨,高于此前预测的4850万吨。
6月19日,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维持2024/25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期不变,仍为5030万吨。阿根廷大豆收获进度为96.5%,高于一周前的93.2%。
2023年12月12日阿根廷经济部长路易斯•卡普托宣布比索贬值54%,从1美元兑换366.5比索贬值到1美元兑800比索。12月13日阿根廷官方公报称,包括谷物在内的出口商现在可以按照平行汇率兑换其外汇收入的20%,低于之前的50%。由于通胀高企,加上货币存在贬值预期,阿根廷农户一直不愿出售大豆,而是将大豆作为抵御比索走软的硬通货。 |
【玉米信息】阿根廷农业部:上周阿根廷新季玉米销售步伐加快------2025-9-5 8:08:16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阿根廷农业部报告显示,上周阿根廷新季玉米销售步伐加快。
截至8月27日,阿根廷农户销售2647万吨2024/25年度玉米,比一周前高出95万吨,去年同期的预售量为3119万吨。之前一周销售量为95万吨。
农户预售283万吨2025/26年度玉米,比一周前高出18万吨,去年同期99万吨。上周预售8万吨。
8月27日,阿根廷玉米现货价格为236,000比索/吨,一周前228,000比索/吨。
2024/25年度玉米出口许可证申请量为2,198万吨,上周2,197万吨,去年同期2,921万吨。
2025年8月12日,美国农业部预测2024/25年度阿根廷玉米产量为5,000万吨,和上月预测持平,低于上年的5100万吨。2025/26年度玉米产量估计为5,300吨,和上月预测持平。
7月31日,阿根廷将玉米出口税将从12%降至9.5%。此前阿根廷宣布从7月1日起,阿根廷将把玉米出口税从9%恢复到12%。今年1月27日到6月30日,玉米出口税从12%降至9.5%,以鼓励农户销售。
2025年7月16日,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预测2024/25年度阿根廷玉米产量为4,850万吨,和上月预测持平。
2025年6月19日,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预计2024/25年度阿根廷玉米产量为4900万吨,低于上年的5160万吨。 |
【小麦信息】阿根廷农业部:上周阿根廷农户销售小麦的步伐加快(9-5)------2025-9-5 8:08:52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阿根廷农业部报告称,上周阿根廷农户销售小麦的步伐加快。
截至8月27日,阿根廷农户预售240万吨2025/26年度小麦,比一周前高出14万吨,去年同期销售量为277万吨。上周预售4万吨。
阿根廷农户还销售1,642万吨2024/25年度小麦,比一周前高出26万吨,去年同期销售量为1212万吨。上周销售20万吨。
截至8月27日,阿根廷小麦现货价为275,000比索/吨,一周前265,000比索。
2024/25年度出口许可证申请为1064万吨,上周942万吨,去年同期187万吨。
近期阿根廷政府降低油籽和谷物出口税,以促使销售步伐。1月27日到6月30日期间小麦出口税从12%降至9.5%。阿根廷经济部(5月20日)表示,小麦出口减税将延长到2026年3月份,以鼓励农户扩大小麦种植。
2025年8月12日,美国农业部估计2025/26年度小麦产量预计为1970万吨,低于上月预测的2000万吨,高于上年的1854万吨。
7月16日,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预计阿根廷2025/26年度小麦产量为2000万吨,低于此前预测的2070万吨。 |
【综合信息】美国能源信息署:上周美国乙醇产量和库存均有增长------2025-9-5 8:09:17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周度数据显示,上周美国乙醇产量和库存双双增长。
截至2025年8月29日当周,乙醇日均产量为107.5万桶/日,前一周为107.0万桶/日,去年同期106.1万桶/日。
当周美国乙醇库存达到2256.0万桶,一周前2254.9万桶,去年同期2335.4万桶。
报告发布前,分析师们预测乙醇产量在106万桶/日至107万桶/日之间,库存将在2220万桶至2245万桶之间。 |
【大豆信息】ANEC估计9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为675万吨 8月份出口下调------2025-9-5 8:10:00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2025年9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估计为675万吨,比去年9月份的516万吨提高30.8%。
8月份的大豆出口量为812万吨,低于一周前预估的890万吨。
今年头9个月的大豆出口量将达到9463万吨,去年同期为8905万吨。
尽管8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低于预期,ANEC重申今年大豆出口量将创下新高。
ANEC在报告中表示,10月至12月期间,巴西大豆出口量约为1600万吨,这将支持全年出口达到创纪录的1.1亿吨的目标,超过2024年的9730万吨,也超过2023年的前历史纪录1.013亿吨。
|
【大豆信息】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前瞻:大豆出口销售量估计为30万到165万吨------2025-9-5 8:10:38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由于周一是美国劳工节,美国农业部将在周五发布周度出口销售报告。
分析师们预计这份报告将会显示,截至2025年8月28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净销售量位于30万到165万吨之间。其中2024/25年度净销售量估计为负30万吨到正5万吨,2025/26年度销售量估计为60万到160万吨。
上周报告显示,美国2024/25年度大豆净销量为负189,200吨;2025/26年度销售量为1,372,600吨。
注:美国大豆市场年度在8月底结束。 |
【南美大豆】阿根廷大豆现货市场每日述评:周四阿根廷大豆价格上涨(9-5)------2025-9-5 8:11:16 |
北京德润林2025年9月5日消息:周四阿根廷大豆现货市场上涨。
周四,阿根廷农业部提供的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414美元(含33%出口税),比上个交易日上涨1美元。
上周五阿根廷大豆价格为418美元,比一周前下跌9美元或2.11%。
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窄幅涨跌互现,9月大豆报1012美分/蒲,下跌4美分;新季11月大豆报收1033美分,上涨1.5美分。
周四,阿根廷比索官方汇率收报1美元兑1363比索,上个交易日为1361比索;平行汇率(即黑市汇率)为1355,上个交易日为1349。
9月1日,阿根廷油籽加工和出口商会(CIARA-CEC)称,8月份阿根廷农产品出口创汇18.2亿美元,较7月份的41.02亿美元减少55%,较去年同期降低25%。
8月12日,美国农业部将2024/25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调高100万吨,达到5090万吨(上月预测4990,上年4821);巴拉圭产量维持在1020万吨(上年110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维持在1.69亿吨。三国大豆产量合计为创纪录的2.301亿吨,较上年的2.1371亿吨提高1640万吨或7.7%。本月维持2025/26年度南美大豆产量预期不变,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为4850万吨,巴西产量预计为1.75亿吨,巴拉圭1100万吨。
8月1日,媒体报道中国买家签署了进口3万吨阿根廷豆粕的协议,这是自2019年中国政府批准进口阿根廷豆粕以来,中国买家与阿根廷签署的第三笔此类协议。此前,中国买家于6月份首次采购了阿根廷豆粕。
7月31日,阿根廷正式降低了谷物和肉类的出口税。大豆的出口税从33%降至26%。豆粕和豆油的出口税从31%降至24.5%。玉米、小麦和高粱的出口税从12%降至9.5%。葵花籽从7%降至4%。禽肉和牛肉的出口税从6.75%降至5%。此次减税旨在刺激农业部门,阿根廷总统认为,农业部门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承受着不公平的税收负担。此举受到了农业协会的欢迎,预计将提高农民的盈利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7月份阿根廷比索汇率暴跌12%,创2023年12月米莱上任初贬值以来最大跌幅,主因农业出口创汇减少和10月中期选举前的不确定性。经济部长卡普托表示,财政部已利用财政盈余购入15亿美元储备。
7月16日,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BCR)将阿根廷2024/25年度大豆产量预测上调至4950万吨,高于此前预测的4850万吨。
5月9日媒体报道中国和阿根廷签署订购9亿美元大豆,玉米和植物油的备忘录。
4月14日,阿根廷实施新的农产品外汇政策,出口商可以按照官方汇率结算全部农产品出口收入,官方汇率的交易区间从1000到1400比索兑美元。阿根廷行业组织称此举有助于激励谷物和油籽出口。
注:1美元兑1363比索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汇易网 "或" 汇易网"或”JCI "或" 带汇易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汇易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汇易网电话:021-68751628 汇易网信息,未经授权不得转载